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第一节 刑事社会调查概述 | 第8-9页 |
一、刑事社会调查的内涵 | 第8-9页 |
二、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的内涵 | 第9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的理念基础 | 第9-12页 |
一、国家亲权主义 | 第10-11页 |
二、刑罚个别化理论 | 第11页 |
三、社会参与理论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实践 | 第12-15页 |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的法律依据 | 第12页 |
二、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的实践现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适用域研究——以犯罪分层理论为基础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适用域现状 | 第15-17页 |
一、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呈现弊端 | 第15-16页 |
二、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现状分析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以犯罪分层为基础完善社会调查适用域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一、国外有可借鉴经验 | 第17-18页 |
二、国内有可培植土壤 | 第18页 |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适用域的具体构想 | 第18-21页 |
一、确立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为强制性程序 | 第18-19页 |
二、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适用域具体构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主体研究 | 第21-32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主体规定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主体多元化 | 第21-22页 |
二、统一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主体的必要性 | 第22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主体完善思路 | 第22-28页 |
一、国内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主体规定 | 第22-27页 |
二、国外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主体规定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主体规定具体构想 | 第28-32页 |
一、统一的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执行主体模式 | 第28-29页 |
二、规范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员诉讼地位及其权利义务 | 第29-32页 |
第四章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研究 | 第32-39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 | 第32-34页 |
一、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性质的论争 | 第32-33页 |
二、明确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 第34-37页 |
一、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 第35-36页 |
二、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的作用及运用 | 第37-39页 |
一、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的作用 | 第37-38页 |
二、未成年人刑事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