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3-15页 |
前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第15-19页 |
一、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15-16页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确立 | 第16页 |
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任务 | 第16-19页 |
第一章 建国初期党的意识形态对经济建设的引领 | 第19-27页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的意识形态作用 | 第19-21页 |
(一)确立正确的经济政策 | 第19-20页 |
(二)建立保障经济政策落实的组织机构 | 第20页 |
(三)确保恢复生产的中心地位 | 第20-21页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意识形态作用 | 第21-24页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第21-22页 |
(二)“一五”计划的编制 | 第22-23页 |
(三)《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第23页 |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八大”的召开 | 第23-24页 |
三、经济建设中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教训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党的意识形态对政治建设的保障 | 第27-35页 |
一、强化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 第27-30页 |
(一)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 | 第27-28页 |
(二)加强理论学习 | 第28-29页 |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第29-30页 |
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 第30-32页 |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 第30-31页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 第31页 |
(三)宪法和法律制度的确认 | 第31-32页 |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 第32-33页 |
四、政治建设中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建国初期党的意识形态对文化建设的指导 | 第35-43页 |
一、确立并巩固党的意识形态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5-38页 |
(一)批判封建主义文化 | 第35-36页 |
(二)批判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化 | 第36-37页 |
(三)批判文艺工作中的错误认识 | 第37-38页 |
二、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 第38-40页 |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第38-39页 |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第39页 |
(三)“为着人民大众服务” | 第39-40页 |
三、文化建设中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教训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对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 | 第43-49页 |
一、依然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 第43-44页 |
二、服务于中心工作 | 第44-45页 |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第44页 |
(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 第44-45页 |
(三)实现共同富裕 | 第45页 |
三、致力于民主政治的核心任务 | 第45-46页 |
(一)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 第45-46页 |
(二)坚持依法治国 | 第46页 |
四、夯实中国自信的基础 | 第46-49页 |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6-47页 |
(二)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