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网络编码和编码传输层协议 | 第16-29页 |
2.1 网络编码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1 Network Coding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1.2 网络编码的图论模型 | 第17-18页 |
2.1.3 线性网络编码 | 第18-19页 |
2.1.4 Network Coding编码机制 | 第19-24页 |
2.2 TCP/NC协议 | 第24-27页 |
2.2.1 ACK on degree of freedom | 第24-25页 |
2.2.2 TCP/NC原理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TCP/NC协议实现 | 第29-51页 |
3.1 数据包编码 | 第29-32页 |
3.1.1 有限域与扩域 | 第29-30页 |
3.1.2 数据包的运算 | 第30-32页 |
3.2 技术方案 | 第32-36页 |
3.2.1 Raspberry Pi开发平台 | 第32-33页 |
3.2.2 Netfilter | 第33-35页 |
3.2.3 报文获取 | 第35-36页 |
3.3 NC层关键技术 | 第36-47页 |
3.3.1 系统框架 | 第36-38页 |
3.3.2 NC头部设计 | 第38-39页 |
3.3.3 NC层编码缓存 | 第39-41页 |
3.3.4 NC层解码缓存 | 第41-46页 |
3.3.5 接收窗口 | 第46-47页 |
3.4 模拟丢包测试结果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TCP/NC的改进及真实环境测试 | 第51-66页 |
4.1 前向重传机制 | 第51-57页 |
4.1.1 TCP/NC的突发丢包问题 | 第51-53页 |
4.1.2 新NC头部设计 | 第53页 |
4.1.3 定位丢包 | 第53-54页 |
4.1.4 重传丢包 | 第54-57页 |
4.1.5 编码重传包 | 第57页 |
4.2 自适应冗余度算法 | 第57-58页 |
4.3 补偿重传算法 | 第58-60页 |
4.4 固定编码系数码本 | 第60-61页 |
4.5 E-TCP/NC模拟测试结果 | 第61-62页 |
4.6 无人机真实网络环境测试 | 第62-65页 |
4.6.1 无人机实验平台搭建 | 第62-64页 |
4.6.2 E-TCP/NC在无人机平台实测效果 | 第64-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