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材料特性及其发展 | 第10-14页 |
1.2.1 钢管混凝土 | 第10-11页 |
1.2.2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工作特点 | 第11页 |
1.2.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第11-14页 |
1.3 优化算法现状与发展 | 第14-16页 |
1.3.1 传统优化算法 | 第14-15页 |
1.3.2 进化算法 | 第15页 |
1.3.3 新型优化算法 | 第15-16页 |
1.4 结构优化设计现状与发展 | 第16-20页 |
1.4.1 结构优化设计特点 | 第16-17页 |
1.4.2 结构优化设计现状及发展 | 第17-20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粒子群(PSO)优化算法 | 第21-33页 |
2.1 概述 | 第21页 |
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1-25页 |
2.2.1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计算原理 | 第21-23页 |
2.2.2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23-24页 |
2.2.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参数控制 | 第24-25页 |
2.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程序实现 | 第25-27页 |
2.4 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 | 第27-28页 |
2.5 粒子群算法与其他算法的比较 | 第28-31页 |
2.5.1 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 | 第28页 |
2.5.2 进化算法 | 第28-29页 |
2.5.3 粒子群算法与蚁群算法 | 第29-30页 |
2.5.4 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基于改进满应力法桥梁结构优化设计 | 第33-43页 |
3.1 概述 | 第33-34页 |
3.2 满应力法优化设计 | 第34-36页 |
3.3 改进满应力法结构优化设计 | 第36-41页 |
3.3.1 传统满应力法的缺点与不足 | 第36页 |
3.3.2 改进满应力法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第36-39页 |
3.3.3 改进满应力法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优化分析 | 第43-67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3-45页 |
4.2 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4.2.1 基本假定 | 第45-46页 |
4.2.2 钢管混凝土拱桥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4.3 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47-53页 |
4.3.1 作用及作用效应组合 | 第47-48页 |
4.3.2 工况和控制截面的选取 | 第48-53页 |
4.4 基于改进满应力法钢管混凝土拱桥优化设计 | 第53-61页 |
4.5 优化前后桥梁强度、刚度、稳定性对比 | 第61-66页 |
4.5.1 优化前后各控制截面最大应力对比 | 第61-62页 |
4.5.2 优化前后拱肋挠度对比 | 第62-63页 |
4.5.3 优化前后桥梁自振频率对比 | 第63-64页 |
4.5.4 优化前后桥梁失稳模态对比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页 |
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