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文献回顾 | 第17-27页 |
实验一 构建pDs Red2-N1-hOPG重组质粒 | 第27-34页 |
1 材料 | 第28页 |
1.1 仪器 | 第28页 |
1.2 试剂 | 第28页 |
2 方法 | 第28-29页 |
2.1 构建重组质粒 | 第28页 |
2.2 重组质粒的鉴定与扩增 | 第28-29页 |
2.3 大量提取重组质粒的纯度及浓度测量 | 第29页 |
3 结果 | 第29-32页 |
3.1 表达载体酶切鉴定结果 | 第29页 |
3.2 目的基因PCR结果鉴定 | 第29-30页 |
3.3 重组质粒PCR结果鉴定 | 第30页 |
3.4 测序鉴定结果 | 第30-32页 |
3.5 大量提取的重组质粒纯度及浓度 | 第32页 |
4 讨论 | 第32-34页 |
实验二 PEI/pOPG-PLGA芯-壳型GAM的制备及表征 | 第34-43页 |
1 材料 | 第35页 |
1.1 仪器 | 第35页 |
1.2 试剂、材料 | 第35页 |
2 方法 | 第35-37页 |
2.1 同轴电纺GAM的制备 | 第35-36页 |
2.2 芯-壳型PEI/pOPG-PLGA纤维的特征 | 第36-37页 |
3 结果 | 第37-40页 |
3.1 同轴电纺膜的表面形态 | 第37-38页 |
3.2 同轴结构检测 | 第38-39页 |
3.3 同轴电纺膜的力学性能 | 第39页 |
3.4 PEI/pOPG-PLGA芯-壳型GAM的缓释性能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实验三 PEI/pOPG-PLGA芯-壳型GAM体外转染牙周膜干细胞实验 | 第43-53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43-44页 |
1.1 仪器 | 第43-44页 |
1.2 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2 方法 | 第44-46页 |
2.1 细胞的培养 | 第44页 |
2.2 细胞毒性试验 | 第44页 |
2.3 PEI/pOPG-PLGA芯-壳型GAM转染hPDLSC及检测 | 第44-45页 |
2.4 GAM内pOPG的表达 | 第45页 |
2.5 GAM内pOPG表达产物的功能鉴定 | 第45页 |
2.6 统计方法 | 第45-46页 |
3 结果 | 第46-50页 |
3.1 hPDLSC与PEI/pOPG-PLGA芯-壳型GAM的细胞相容性 | 第46页 |
3.2 激光共聚焦观察转染后的hPDLSC | 第46-47页 |
3.3 转染效率 | 第47-48页 |
3.4 GAM内pOPG在细胞内的表达 | 第48-49页 |
3.5 GAM内pOPG表达产物的功能鉴定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3页 |
实验四 PEI/pOPG-PLGA芯-壳型GAM体内成骨情况 | 第53-62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3-54页 |
1.1 仪器 | 第53-54页 |
1.2 材料与试剂 | 第54页 |
2 方法 | 第54-56页 |
2.1 溶液配制 | 第54页 |
2.2 动物饲养 | 第54-55页 |
2.3 颅骨极限缺损模型的构建及置膜 | 第55页 |
2.4 Micro-CT观察骨重建情况 | 第55-56页 |
2.5 组织学染色分析 | 第56页 |
2.6 统计方法 | 第56页 |
3 结果 | 第56-59页 |
3.1 Micro-CT分析 | 第56-58页 |
3.2 组织学分析 | 第58-59页 |
4 讨论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