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协议研究
|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一、商业秘密与竞业禁止协议的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 (一) 商业秘密概述 | 第10-13页 |
| 1. 我国相关立法中对商业秘密内涵的界定 | 第10-11页 |
| 2. 制度基础 | 第11页 |
| 3. 商业秘密的法律性质及相关学说 | 第11-13页 |
| (二) 竞业禁止概述 | 第13-14页 |
| 1. 概念 | 第13-14页 |
| 2. 立法现状 | 第14页 |
| 二、竞业禁止协议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关系 | 第14-20页 |
| (一) 两者密切关联 | 第14-15页 |
| (二) 两者的区别 | 第15-17页 |
| (三) 保密措施的分类 | 第17-19页 |
| 1. 主观保密意愿和客观保密措施 | 第17-18页 |
| 2. 软件措施和硬件措施 | 第18-19页 |
| (四) 竞业禁止协议是否足以构成保密措施 | 第19-20页 |
| 三、商业秘密、竞业禁止与择业自由 | 第20-30页 |
| (一) 商业秘密与员工知识技能的区分 | 第20-21页 |
| (二) 美国不可避免泄露规则和我国的借鉴 | 第21-26页 |
| 1. 美国的不可避免披露规则 | 第21-23页 |
| 2. 我国对该规则的研究和借鉴 | 第23-24页 |
| 3. 我国借鉴该规则时应谨慎注意其适用边界 | 第24-26页 |
| (三) 竞业禁止协议的合理性边界 | 第26-30页 |
| 1. 合理性判断的一般因素 | 第26-28页 |
| 2. 补偿金的性质 | 第28-29页 |
| 3. 合理边界内的竞业禁止协议的价值 | 第29-30页 |
| 结论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