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卫星测距副站系统对星模式的优化改造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1 风云二号卫星三点测距系统概述 | 第10页 |
1.1.2 三点测距系统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1.2 目前问题及实现目标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 第14-19页 |
2.1 坐标系转换 | 第14-15页 |
2.2 轨道预报 | 第15-17页 |
2.2.1 卫星轨道参数 | 第15-16页 |
2.2.2 轨道根数数据 | 第16-17页 |
2.3 工作流技术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系统环境及优化可行性分析 | 第19-26页 |
3.1 副站系统架构 | 第19-22页 |
3.1.1 副站系统设备组成 | 第19页 |
3.1.2 跟踪原理 | 第19-20页 |
3.1.3 测控单元 | 第20-22页 |
3.2 软硬件环境 | 第22页 |
3.2.1 软件环境 | 第22页 |
3.2.2 硬件环境 | 第22页 |
3.3 对星模式优化可行性分析 | 第22-25页 |
3.3.1 轨位对应理论角度计算 | 第22-23页 |
3.3.2 天线转动范围分析 | 第23页 |
3.3.3 轨位切换时间分析 | 第23-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对星模式优化改造总体架构 | 第26-29页 |
4.1 系统设计的目标 | 第26-27页 |
4.1.1 功能需求 | 第26-27页 |
4.1.2 性能需求 | 第27页 |
4.2 系统整体设计 | 第27-28页 |
4.3 通讯接口 | 第2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对星模式优化改造设计与实现 | 第29-45页 |
5.1 对星模式优化方案设计及切星流程 | 第29-31页 |
5.2 任务计划表设计 | 第31-32页 |
5.3 卫星信息表设计 | 第32-37页 |
5.4 切星流程具体实现 | 第37-39页 |
5.5 轨道预报实例 | 第39-43页 |
5.5.1 轨道参数预报方位俯仰过程 | 第39-40页 |
5.5.2 儒略日计算 | 第40-41页 |
5.5.3 坐标系的转换 | 第41-43页 |
5.6 多线程设计 | 第43-4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用户界面及实验结果 | 第45-58页 |
6.1 系统试验环境 | 第45-46页 |
6.2 用户界面 | 第46-53页 |
6.2.1 原有系统主界面 | 第46-47页 |
6.2.2 本项目优化改造内容 | 第47-53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6.4 可靠性测试 | 第56-5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