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17页 |
1 酯酶简介 | 第10页 |
2 酯酶分类 | 第10-13页 |
2.1 第I家族(真脂肪酶) | 第11页 |
2.2 第II家族(GDSL家族) | 第11页 |
2.3 第III家族 | 第11-12页 |
2.4 第IV家族(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家族) | 第12页 |
2.5 第V家族 | 第12页 |
2.6 第VI家族 | 第12页 |
2.7 第VII家族 | 第12-13页 |
2.8 第VIII家族 | 第13页 |
2.9 其他家族 | 第13页 |
3 酯酶的应用 | 第13-15页 |
3.1 食品加工 | 第13-14页 |
3.2 生物医药 | 第14页 |
3.3 环境治理 | 第14页 |
3.4 农业 | 第14页 |
3.5 化学工业 | 第14-15页 |
4 手性 2-氯丙酸甲酯的应用 | 第15页 |
5 本课题研究简介 | 第15-17页 |
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新颖微生物低温酯酶EstP8的酶学性质研究与在手性催化中的应用 | 第17-4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7-22页 |
1.1 菌株和质粒 | 第17-18页 |
1.2 药品及试剂 | 第18-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30页 |
2.1 酯酶EstP8基因序列分析 | 第22页 |
2.2 酯酶基因EstP8的克隆 | 第22-23页 |
2.3 PCR产物回收纯化 | 第23页 |
2.4 PCR产物酶切 | 第23-24页 |
2.5 质粒提取 | 第24页 |
2.6 质粒pET28a(+)的双酶切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4-25页 |
2.7 连接 | 第25页 |
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5页 |
2.9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方法 | 第25-26页 |
2.10 筛选阳性重组子 | 第26页 |
2.11 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26-27页 |
2.12 蛋白纯化 | 第27页 |
2.13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27-28页 |
2.14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2.15 对硝基苯酚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2.16 酯酶活力的测定 | 第28-29页 |
2.17 酯酶EstP8酶学性质鉴定 | 第29-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38页 |
3.1 酯酶基因EstP8片段的扩增 | 第30-31页 |
3.2 重组子的酶切验证 | 第31页 |
3.3 酯酶EstP8的序列分析 | 第31-35页 |
3.6 酯酶EstP8的最适pH和pH稳定性 | 第35页 |
3.7 酯酶EstP8的最适温度及温度耐受性 | 第35-36页 |
3.8 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酯酶EstP8水解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3.9 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变性剂对酯酶EstP8水解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0 酯酶EstP8水解拆分制备手性 1-苯基乙醇及有机溶剂对拆分的影响 | 第37-38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酯酶EstC10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 第40-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2.1 酯酶EstC10基因序列分析 | 第40-41页 |
2.2 酯酶基因EstC10的克隆 | 第41页 |
2.3 重组质粒的构建,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41页 |
2.4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2.5 酯酶活力的测定 | 第41页 |
2.6 酯酶EstC10酶学性质鉴定 | 第41-4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2-49页 |
3.1 EstC10序列分析 | 第42-44页 |
3.2 EstC10的表达纯化 | 第44-45页 |
3.3 EstC10的底物特异性 | 第45页 |
3.4 pH对EstC10水解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5 温度对EstC10水解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3.6 有机溶剂对EstC10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3.7 金属离子对EstC10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3.8 表面活性剂对EstC10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酯酶EstC10在制备(R)2氯丙酸甲酯中的应用 | 第50-5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2.1 EstC10对 2-氯丙酸甲酯的动力学拆分 | 第50-51页 |
2.2 pH对 2-氯丙酸甲酯动力学拆分的影响 | 第51页 |
2.3 温度对 2-氯丙酸甲酯动力学拆分的影响 | 第51页 |
2.4 有机溶剂对 2-氯丙酸甲酯动力学拆分的影响 | 第51页 |
2.5 表面活性剂对 2-氯丙酸甲酯动力学拆分的影响 | 第51-52页 |
2.6 底物浓度对 2-氯丙酸甲酯动力学拆分的影响 | 第52页 |
2.7 反应时间对 2-氯丙酸甲酯动力学拆分的影响 | 第5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2-55页 |
3.1 pH对 2-氯丙酸甲酯拆分的影响 | 第52页 |
3.2 温度对 2-氯丙酸甲酯拆分的影响 | 第52页 |
3.3 有机溶剂对 2-氯丙酸甲酯拆分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 表面活性剂对 2-氯丙酸甲酯拆分的影响 | 第53-54页 |
3.5 底物浓度对 2-氯丙酸甲酯拆分的影响 | 第54页 |
3.6 反应时间对 2-氯丙酸甲酯拆分的影响 | 第54-55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6-58页 |
1 结论 | 第56-57页 |
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68-69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与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