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领域本体的建模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 1.2.1 本体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 1.2.2 本体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现状综述 | 第13页 |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 1.3.1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1.3.2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29页 |
| 2.1 本体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 2.1.1 本体的概念 | 第15-17页 |
| 2.1.2 本体的组成元素 | 第17-18页 |
| 2.1.3 本体的描述语言 | 第18-19页 |
| 2.2 本体的构建理论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 2.2.1 构建原则 | 第19-20页 |
| 2.2.2 本体构建方法 | 第20-23页 |
| 2.2.3 本体构建工具 | 第23-25页 |
| 2.3 刑事案件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 2.3.1 刑事案件的分类 | 第25-26页 |
| 2.3.2 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 | 第26-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刑事案件领域本体建模研究 | 第29-42页 |
| 3.1 构建流程 | 第29-30页 |
| 3.2 需求分析 | 第30页 |
| 3.3 刑事案件相关术语的收集与整理 | 第30-32页 |
| 3.4 刑事案件领域本体的类 | 第32-37页 |
| 3.5 刑事案件领域本体的属性 | 第37-40页 |
| 3.6 刑事案件领域本体的关系 | 第40-41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Protégé软件建模过程及实例演示 | 第42-49页 |
| 4.1 Protégé软件部分模块功能介绍 | 第42-43页 |
| 4.2 构建本体的类 | 第43-44页 |
| 4.3 定义本体的属性 | 第44-45页 |
| 4.4 建立本体的关系 | 第45-46页 |
| 4.5 输入实例 | 第46-47页 |
| 4.6 实例演示 | 第47-49页 |
| 5 使用推理机检查本体 | 第49-51页 |
| 6 刑事案件领域本体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展望 | 第51-56页 |
| 6.1 公安智能检索 | 第51-53页 |
| 6.2 指导社会治安防控 | 第53-56页 |
| 结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