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9页 |
中英文缩写表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ISG15概述 | 第12-15页 |
1.1 ISG15的结构特征 | 第12-13页 |
1.2 ISG15蛋白的修饰酶系统 | 第13-14页 |
1.3 ISG15蛋白的存在形式 | 第14-15页 |
2 ISG15参与天然免疫反应 | 第15-18页 |
2.1 ISG15与IRF3 | 第15页 |
2.2 ISG15与RIG-I | 第15-17页 |
2.3 ISG15与JNK信号通路 | 第17-18页 |
3 ISG15抗病毒研究 | 第18-23页 |
3.1 ISG15与流感病毒 | 第19-20页 |
3.2 ISG15与辛德毕斯病毒 | 第20-21页 |
3.3 ISG15与日本脑炎病毒 | 第21页 |
3.4 ISG15与HIV | 第21页 |
3.5 ISG15与埃博拉病毒 | 第21-23页 |
3.6 ISG15与单纯疱疹病毒 | 第23页 |
3.7 ISG15与其他病毒 | 第23页 |
4 ISG15抗细菌作用 | 第23-24页 |
5 伪狂犬病病毒及其对宿主干扰素途径的调节作用 | 第24-25页 |
6 小结 | 第25-26页 |
试验一 猪ISG15基因的克隆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6-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1.1 质粒与菌株 | 第27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7页 |
1.5 家猪ISG15基因的扩增 | 第27-28页 |
1.6 pET28a-pISG15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28页 |
1.7 ISG15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28-29页 |
1.8 重组ISG15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2.1 家猪ISG15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29-30页 |
2.2 家猪ISG15基因序列分析及其蛋白结构域预测 | 第30-31页 |
2.3 pET28a-p ISG15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1-32页 |
2.4 ISG15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32页 |
2.5 ISG15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试验二 稳定过表达猪ISG15基因PK-15 细胞系的构建 | 第35-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1.1 细胞、质粒与菌株 | 第35-36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6-37页 |
1.5 真核重组质粒PiggyBac-p ISG15的构建 | 第37页 |
1.6 真核重组质粒PiggyBac-pISG15转染PK-15 细胞 | 第37页 |
1.7 稳定转染细胞系的筛选 | 第37页 |
1.8 稳定转染细胞系猪ISG15的表达及表达稳定性的检测 | 第37-38页 |
1.9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2.1 重组质粒PiggyBac-pISG15的鉴定 | 第38-39页 |
2.2 稳定转染PK-15 细胞系的筛选 | 第39页 |
2.3 稳定转染PK-15 细胞系猪ISG15基因的表达检测 | 第39-41页 |
2.4 稳定转染PK-15 细胞系猪ISG15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检测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3页 |
试验三 猪ISG15对伪狂犬病病毒复制的影响 | 第43-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1.1 细胞与病毒株 | 第4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1.4 引物、siRNA设计与合成 | 第44-45页 |
1.5 病毒接种 | 第45页 |
1.6 si-pISG15敲减PI-15 细胞系中ISG15的表达 | 第45-46页 |
1.7 敲减PI-15 细胞系ISG15的表达对PRV复制的影响 | 第46页 |
1.8 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46页 |
1.9 荧光定量PCR检测PRV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 第46页 |
1.10 蚀斑试验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2.1 过表达猪ISG15对PRV复制的影响 | 第46-48页 |
2.2 si-pISG15干扰效率的检测 | 第48-49页 |
2.3 敲减猪ISG15表达的细胞对PRV复制的影响 | 第49页 |
3 讨论 | 第49-52页 |
试验四 猪ISG15对干扰素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 第52-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1.1 细胞、质粒与毒株 | 第5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53页 |
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53-54页 |
1.5 重组质粒pCAGGS-HA-pISG15的构建 | 第54页 |
1.6 重组质粒pCAGGS-HA-pISG15在PK-15 细胞中的表达鉴定 | 第54-55页 |
1.7 猪IFN-β 启动子活性的检测 | 第55页 |
1.8 病毒接种 | 第55页 |
1.9 ELISA方法检测猪IFN-β 含量 | 第55页 |
1.10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干扰素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55-56页 |
1.11 数据处理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2.1 重组质粒pCAGGS-HA-pISG15的鉴定 | 第56-57页 |
2.2 重组质粒pCAGGS-HA-pISG15转染PK-15 细胞后目的蛋白的表达鉴定 | 第57页 |
2.3 过表达猪ISG15对猪IFN-β 启动子的影响 | 第57-58页 |
2.4 ELISA检测IFN-β 含量 | 第58-59页 |
2.5 过表达猪ISG15几种促炎因子的表达分析 | 第59页 |
3 讨论 | 第59-61页 |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5页 |
ABSTRACT | 第75-77页 |
附:作者读研期间发表文章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