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1章 概述 | 第8-11页 |
1.1 票据市场的定义 | 第8页 |
1.2 票据业务的特点 | 第8-9页 |
1.3 发展票据市场的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1.3.1 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9页 |
1.3.2 票据市场便利了企业间的商业往来,降低了交易成本 | 第9页 |
1.3.3 票据作为支付手段,有助于降低企业间的“三角债” | 第9页 |
1.3.4 发展票据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 | 第9-10页 |
1.3.5 票据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营运有着重要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A 银行票据业务的现状分析 | 第11-22页 |
2.1 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历史 | 第11-13页 |
2.2 A 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 | 第13-14页 |
2.3 A 银行票据专营机构的建立 | 第14页 |
2.3.1 票据专营机构的概念 | 第14页 |
2.3.2 A 银行票据专营机构的发展现状 | 第14页 |
2.4 A 银行票据产品介绍 | 第14-16页 |
2.5 A 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 | 第16-22页 |
2.5.1 风险管理概述 | 第16-17页 |
2.5.2 票据业务风险 | 第17-18页 |
2.5.3 票据风险种类 | 第18-20页 |
2.5.4 A 银行票据专营机构票据风险的防范 | 第20-22页 |
第3章 A 银行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1 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有所削弱 | 第22页 |
3.2 业务发展受信贷规模压降等货币政策影响较大 | 第22页 |
3.3 票据业务经营面临恶性竞争 | 第22-23页 |
3.4 票据业务经营分散,缺乏规模效应 | 第23页 |
3.5 票据业务价格机制不尽合理 | 第23页 |
3.6 票据产品单一 | 第23-24页 |
第4章 A 银行票据业务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24-34页 |
4.1 外部环境原因 | 第24-30页 |
4.1.1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票据业务发展 | 第24-26页 |
4.1.2 货币政策的变化增加了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 | 第26-28页 |
4.1.3 贴现利率形成机制抑制票据业务的开展 | 第28-29页 |
4.1.4 票据实物化阻碍票据业务的发展 | 第29页 |
4.1.5 真实票据理论存在经济局限性 | 第29-30页 |
4.1.6 票据承兑费不能覆盖票据违约风险 | 第30页 |
4.1.7 再贴现管理政策有待完善 | 第30页 |
4.2 内部环境原因 | 第30-34页 |
4.2.1 A 银行对票据业务缺乏战略性规划 | 第30-31页 |
4.2.2 应加大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对票据业务影响的研究 | 第31页 |
4.2.3 对票据业务的特殊性质和规律认识不清 | 第31-32页 |
4.2.4 同业授信额度不足,使票据业务进一步发展受到较大约束 | 第32页 |
4.2.5 科技支撑滞后,制约票据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 第32页 |
4.2.6 票据业务经营存在风险隐患 | 第32-34页 |
第5章 A 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对策 | 第34-47页 |
5.1 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 | 第34-36页 |
5.1.1 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给票据业务带来较大发展机遇 | 第34页 |
5.1.2 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票据业务发展提出挑战 | 第34页 |
5.1.3 央行应实现贴现利率市场化 | 第34页 |
5.1.4 央行应推进票据电子化 | 第34-35页 |
5.1.5 稳步开放融资性票据业务 | 第35页 |
5.1.6 央行应建立票据承兑风险溢价 | 第35-36页 |
5.1.7 央行应完善转贴现市场报价体系 | 第36页 |
5.2 内部业务发展措施 | 第36-47页 |
5.2.1 A 银行票据业务及票据营业部应研究机构定位问题,明确发展方向 | 第36-37页 |
5.2.2 提高票据市场定价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 第37页 |
5.2.3 通过加强信息、机制等服务功能,带动系统内票据业务 | 第37页 |
5.2.4 建立票据交易网络平台,提高授信有效性 | 第37页 |
5.2.5 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加强信息科技支撑 | 第37-38页 |
5.2.6 建立票据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38页 |
5.2.7 树立创新理念,推进票据业务创新 | 第38-39页 |
5.2.8 尝试以SHIBOR 为基础的对外报价,增强对市场价格的引导力 | 第39-41页 |
5.2.9 尝试推进量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第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