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7-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事故致因理论研究 | 第15-23页 |
2.1 事故致因理论回顾 | 第15-22页 |
2.1.1 事故频发倾向论 | 第15页 |
2.1.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5-17页 |
2.1.2.1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5-16页 |
2.1.2.2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16-17页 |
2.1.3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第17-18页 |
2.1.3.1 能量意外释放论 | 第17-18页 |
2.1.3.2 瑟利事故模型 | 第18页 |
2.1.4 动态变化理论 | 第18-20页 |
2.1.4.1 扰动起源事故理论 | 第18-19页 |
2.1.4.2 变化─失误理论 | 第19-20页 |
2.1.5 轨迹交叉论 | 第20-22页 |
2.2 我省煤矿事故致因理论模型构建 | 第22-23页 |
3 河南省煤矿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3-30页 |
3.1 河南省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 第23-24页 |
3.2 当前煤矿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第24-30页 |
3.2.1 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 第24-27页 |
3.2.2 环境方面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3.2.3 机械方面存在问题 | 第29页 |
3.2.4 人的行为方面存在问题 | 第29-30页 |
4 事故致因理论视野下的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 第30-32页 |
4.1 矿井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4.2 事故经过 | 第31页 |
4.3 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4.4 应用事故致因机理,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措施 | 第32页 |
5 煤矿事故预防对策及建议 | 第32-42页 |
5.1 强化管理、健全体系,落实责任 | 第33-39页 |
5.1.1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 第33-35页 |
5.1.2 健全安全管理和责任追究体系 | 第35页 |
5.1.3 理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 | 第35-36页 |
5.1.4 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 第36-38页 |
5.1.5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 第38-39页 |
5.2 加大投入,提高装备,改善作业环境 | 第39页 |
5.3 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第39-40页 |
5.4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40-42页 |
5.4.1 制定优惠的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培养政策 | 第40-41页 |
5.4.2 加强煤矿企业自身安全教育和培训 | 第41页 |
5.4.3 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准入门槛 | 第41页 |
5.4.4 提高待遇,增强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 第41-4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