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第二章 调速平台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12-32页 |
2.1 控制芯片TMS320F2812 | 第12-15页 |
2.1.1 芯片简介 | 第12-13页 |
2.1.2 事件管理器 | 第13页 |
2.1.3 AD 转换模块 | 第13页 |
2.1.4 通信接口 | 第13-14页 |
2.1.5 通用I/O 口 | 第14页 |
2.1.6 存储器及外部存储器接口 | 第14-15页 |
2.1.7 PIE 模块 | 第15页 |
2.1.8 代码安全模块(CSM) | 第15页 |
2.2 2812 周边电路的设计 | 第15-32页 |
2.2.1 DSP 电源的设计 | 第15-19页 |
2.2.2 2812 的晶振电路 | 第19-20页 |
2.2.3 2812 启动方式选择 | 第20-22页 |
2.2.4 基于XINTF 的LCD 接口设计 | 第22-32页 |
第三章 TMS320F2812 的软件编程 | 第32-54页 |
3.1 概述 | 第32页 |
3.2 寄存器的设置 | 第32-35页 |
3.3 段的概念和 | 第35-37页 |
3.4 中断的设置 | 第37-41页 |
3.5 进入 main 函数之前的程序流程 | 第41-44页 |
3.6 main 函数中的初始化 | 第44-45页 |
3.7 2812 加密的实现 | 第45-46页 |
3.8 cmd 文件的特殊设置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第46-51页 |
3.9 烧写2812 的FLASH | 第51-54页 |
第四章 电机调速平台的测量 | 第54-60页 |
4.1 数字化调速研究的计算机系统中的信号测量 | 第54页 |
4.2 模拟反馈信号的测量 | 第54-58页 |
4.2.1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测量 | 第55-57页 |
4.2.2 直流母线电压电流的测量 | 第57-58页 |
4.3 数字反馈信号的测量 | 第58-60页 |
第五章 μC/OS-II 在 TMS320F2812 上的移 植 | 第60-71页 |
5.1 移植方法及代码 | 第61-67页 |
5.1.1 OS_CPU.H 文件的编写 | 第61页 |
5.1.2 OS_CPU_C.C 文件的编写 | 第61-64页 |
5.1.3 OS_CPU_A.ASM 文件的编写 | 第64-67页 |
5.2 中断函数的编写 | 第67-69页 |
5.3 在 2812 上运行 μC/OS-II 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 第69-71页 |
第六章 通信系统的实现 | 第71-123页 |
6.1 CAN 通讯方式 | 第71-78页 |
6.1.1 CAN 的分层结构和通信协议 | 第72-73页 |
6.1.2 CAN 报文的帧结构 | 第73-76页 |
6.1.3 2812 的 CAN 模块以及接口电路 | 第76-78页 |
6.2 以太网通讯方式 | 第78-88页 |
6.2.1 因特网协议栈概述 | 第78-80页 |
6.2.2 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太网 | 第80-84页 |
6.2.3 网络层 | 第84-86页 |
6.2.4 运输层 | 第86-88页 |
6.3 在2812 上实现以太网(前/后台方式) | 第88-112页 |
6.3.1 TMS320F2812 与 RTL8019AS 的硬件连接 | 第89-92页 |
6.3.2 以太网帧接收的软件实现 | 第92-98页 |
6.3.3 以太网帧发送的软件实现 | 第98-100页 |
6.3.4 UDP 报文段的发送与接收 | 第100-106页 |
6.3.5 采样及通信整体程序 | 第106-112页 |
6.4 在 2812 上基于 μC/OS-II 实现网络协议栈 | 第112-123页 |
6.4.1 协议栈综述 | 第112-115页 |
6.4.2 协议栈中接收数据的实现 | 第115-122页 |
6.4.3 协议栈中发送数据的实现 | 第122-123页 |
结论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