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高浓度工业废水的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10-13页
Contents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2页
    1.1 光催化技术第16-19页
        1.1.1 TiO_2光催化原理第16-18页
        1.1.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第18-19页
    1.2 影响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第19-24页
        1.2.1 催化剂自身特点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9-21页
        1.2.2 催化剂外界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21-24页
    1.3 二氧化钛改性技术第24-26页
        1.3.1 复合半导体第24-25页
        1.3.2 非金属元素掺杂第25页
        1.3.3 表面光敏化第25页
        1.3.4 贵金属沉积第25-26页
        1.3.5 量子化TiO_2粒子第26页
        1.3.6 强酸修饰第26页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6-32页
        1.4.1 目前当前光催化处理废水的的主要问题第27-29页
        1.4.2 光催化氧化技术应用第29-32页
第二章 Sn_xTi_(1-x)O_2/AC光催化处理丙烯酸工业废水的研究第32-52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实验部分第33-35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3页
        2.2.2 负载型纳米Sn_xTi_(1-x)O_2/AC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第33-34页
        2.2.4 负载型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结构性能表征第34页
        2.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方法第34-35页
        2.2.6 光催化反应评价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9页
        2.3.1 载体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5-37页
        2.3.2 TiO_2负载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2.3.3 SnO_2负载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8-41页
        2.3.4 煅烧温度对光催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第41-42页
        2.3.6 煅烧时间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2.3.7 pH值对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第43-46页
        2.3.8 H_2O_2的加入量对降解率的影响第46-47页
        2.3.9 催化剂用量对降解率的影响第47-48页
        2.3.10 反应时间的优化第48页
        2.3.11 光源对降解率的影响第48-49页
    2.4 小结第49-52页
第三章 Fe_2O_3-TiO_2/AC超强酸催化剂降解高浓度印染废水第52-62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实验部分第53-56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3页
        3.2.2 印染废水的主要成份第53-54页
        3.2.3 负载型Fe_2O_3-TiO_2/AC·SO_4~(2-)催化剂的制备第54页
        3.2.4 负载型Fe_2O_3-TiO_2/AC·SO_4~(2-)催化剂结构性能表征第54-55页
        3.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方法第55-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60页
        3.3.1 Fe含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3.3.3 H_2SO_4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8页
        3.3.4 pH值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3.3.5 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3.4 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铁氮共掺杂光催化剂降解高浓度印染废水的研究第62-78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实验部分第63-66页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63页
        4.2.2 印染废水的主要成份第63-64页
        4.2.3 负载型N掺杂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第64页
        4.2.4 负载型N掺杂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结构性能表征第64-65页
        4.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方法第65-6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6-75页
        4.3.1 载体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6页
        4.3.2 掺N方法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4.3.3 NH_3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4.3.4 Fe负载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9-71页
        4.3.5 煅烧温度对光催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第71-73页
        4.3.6 pH值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3-74页
        4.3.7 光催化剂回收循环使用性能第74页
        4.3.8 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4.4 小结第75-78页
第五章 非负载N掺杂光催化剂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第78-94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实验部分第78-81页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8-79页
        5.2.2 印染废水的主要成份第79-80页
        5.2.3 光催化剂的制备第80页
        5.2.4 光催化反应评价第80-81页
        5.2.5 负载型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结构性能表征第8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1-93页
        5.3.1 XRD的测试结果第81-84页
        5.3.2 XPS测试结果第84-89页
        5.3.3 红外测试结果第89页
        5.3.4 紫外漫反射测试结果第89-90页
        5.3.5 紫外条件下光催化活性第90-93页
    5.4 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结论第94-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6-108页
作者导师简介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炼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金刚烷胺类似物和吡虫啉类似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