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格式条款司法规制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格式条款司法规制概述第12-22页
    一、格式条款的法律性质第12-14页
        (一) 格式条款法律性质的主流学说第12-13页
        (二) 格式条款法律性质的界定第13-14页
    二、格式条款存在的价值第14-18页
        (一) 格式条款的正价值第14-17页
        (二) 格式条款的负价值第17-18页
    三、加强格式条款司法规制的意义第18-22页
第二部分 格式条款是否订入合同的司法审查标准第22-27页
    一、条款提供方是否履行了合理的提醒和说明义务第22-24页
        (一) 文件及条款外观第22-23页
        (二) 提醒的方法第23页
        (三) 提醒的时间第23-24页
        (四) 提醒的程度第24页
    二、相对人是否有全面了解格式条款内容的时间第24-25页
    三、相对人是否同意格式条款的订入第25-27页
第三部分 格式条款解释的司法运用第27-34页
    一、格式条款解释的基本指导思想第27-29页
    二、格式条款解释的规则第29-32页
        (一) 统一解释规则第29-30页
        (二) 严格解释规则第30页
        (三) 个别条款优先规则第30-32页
    三、格式条款解释应当注意的问题第32-34页
        (一) 格式条款解释的目的第32页
        (二) 格式条款解释主体意识的个别性第32-34页
第四部分 格式条款效力的司法判定第34-42页
    一、效力判定的模式第34-39页
        (一) 格式条款的绝对无效第34-37页
        (二) 格式条款的相对无效第37-38页
        (三) 我国对相对无效模式的借鉴第38-39页
    二、司法判定的具体标准第39-42页
        (一) 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和地位第39-40页
        (二) 标的物对相对人而言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可选择性第40页
        (三) 格式条款提供方的义务是否公平合理第40-41页
        (四) 分配给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及风险是否合理第41-42页
第五部分 我国格式条款司法规制的问题及思考第42-48页
    一、我国格式条款司法规制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一) 格式条款司法规制的范围狭窄第42-43页
        (二) 格式条款司法规制的依据不完善第43页
        (三) 司法规制具体方法运用的不合理第43-44页
    二、完善我国格式条款司法规制的建议第44-48页
        (一) 完善格式条款司法审查的实体法依据第44-45页
        (二) 规范法院对格式条款司法审查的操作第45页
        (三) 建立方便消费者的诉讼制度第45-46页
        (四) 在一定范围内承认判例的引导作用第46-47页
        (五) 加强法官队伍建设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外语课堂讨论中学生对语言形式的自发注意--一项描述性研究
下一篇:论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