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旋毛虫感染小鼠肠道免疫应答及菌群变化规律的研究

内容提要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英文缩略词第14-16页
前言第16-18页
文献综述第18-48页
    第1章 旋毛虫感染小鼠保护性免疫研究进展第18-26页
        1.1 线虫感染后杯状细胞数量和黏蛋白表达量发生改变第18-19页
        1.2 杯状细胞增生和分泌黏蛋白的免疫机制第19-20页
        1.3 线虫感染后肠道肌肉功能的改变第20-21页
        1.4 肠道肌肉组织收缩性增强的免疫机制第21-26页
    第2章 自噬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第26-42页
        2.1 自噬是一个细胞生物学过程第27-30页
        2.2 自噬和免疫之间的广泛联系第30-34页
        2.3 微生物对宿主自噬的适应第34-37页
        2.4 微生物逃避自噬第37-42页
    第3章 肠黏膜中潘氏细胞、防御素和共生菌群的相互作用第42-48页
        3.1 肠道菌群的作用第42-43页
        3.2 宿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第43页
        3.3 先天性免疫中的抗菌肽第43-44页
        3.4 胃肠道中的防御素第44页
        3.5 α-防御素是潘氏细胞的重要组分第44-48页
研究内容第48-92页
    第1章 旋毛虫感染小鼠肠道细胞因子表达检测第48-58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48-51页
        1.2 结果第51-54页
        1.3 讨论第54-56页
        1.4 小结第56-58页
    第2章 旋毛虫感染小鼠肠道抗菌肽表达检测第58-7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58-63页
        2.2 结果第63-67页
        2.3 讨论第67-69页
        2.4 小结第69-70页
    第3章 旋毛虫感染小鼠肠道自噬现象的观察第70-7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70-74页
        3.2 结果第74-76页
        3.3 讨论第76-77页
        3.4 小结第77-78页
    第4章 旋毛虫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第78-9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8-85页
        4.2 结果第85-90页
        4.3 讨论第90-91页
        4.4 小结第91-92页
结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2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0-122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下半导体的载流子行为
下一篇:GDNF-NCAM信号路径介导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