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桑木场构造带地表露头茅口组碳酸盐岩裂缝发育模式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前言第9-15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裂缝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0-12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工作量第13页
   ·认识成果第13-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21页
   ·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15-16页
   ·研究区北东构造带构造特征第16-18页
   ·研究区地层特征第18-21页
第3章 二叠系茅口组裂缝发育特征第21-35页
   ·裂缝表征参数及分类第21-22页
   ·二叠系茅口组裂缝发育特征第22-35页
     ·背斜核部断层、裂缝发育特征及程度第23-26页
     ·背斜翼部断层、裂缝发育特征第26-29页
     ·背斜两翼转折端断层及裂缝发育特征第29-35页
第4章 不同尺度断层、裂缝间的匹配及组合关系第35-43页
   ·背斜核部断层及裂缝第35-37页
   ·背斜翼部北东向走向断层及裂缝第37-39页
     ·北东向顺地层走向高陡断层第37-38页
     ·北东向顺地层走向低缓断层第38-39页
   ·南北向断层及裂缝第39-42页
     ·南北走向断层及裂缝第40-41页
     ·南北横向断层及裂缝第41-42页
   ·北西、北北西走向断裂第42-43页
第5章 构造应力分析第43-56页
   ·裂缝形成构造地质背景第43-44页
   ·区域构造应力分析第44-46页
   ·不同构造部位构造应力分析及裂缝发育组系第46-56页
     ·背斜核部构造应力分析及裂缝发育组系第47-50页
     ·背斜翼部构造应力分析及裂缝发育组系第50-53页
     ·背斜翼部地层走向转折处裂缝发育应力分析第53-54页
     ·背斜倾末端裂缝发育应力分析第54-56页
第6章 裂缝发育模式第56-67页
   ·裂缝系统成因模式及展布规律第56-58页
     ·研究区裂缝系统成因模式第56页
     ·研究区裂缝展布规律第56-58页
   ·裂缝发育模式第58-67页
     ·褶皱控制裂缝发育模式第58-63页
     ·断层有关裂缝发育模式第63-67页
结论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北缘西段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研究
下一篇:川东南赤水区块储层预测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