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锑的环境化学行为 | 第10-12页 |
·锑的基本性质 | 第10页 |
·锑的危害 | 第10页 |
·锑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来源和分布 | 第10-12页 |
·土壤中重(类)金属的形态分类和迁移规律 | 第12-14页 |
·重(类)金属的形态分类 | 第12页 |
·重(类)金属形态与蔬菜吸收的关系 | 第12-13页 |
·重(类)金属的迁移规律 | 第13-14页 |
·痕量锑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电化学法 | 第14-15页 |
·原子光谱法 | 第15页 |
·色谱联用技术 | 第15页 |
·其它方法在锑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 第15页 |
·国内外土壤中锑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蔬菜种植土壤 | 第15-16页 |
·蔬菜种植土壤中锑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成都市自然环境状况和样品采集 | 第20-22页 |
·成都市的自然环境状况 | 第20页 |
·样品采集 | 第20-22页 |
·采样时间及样品处理 | 第20页 |
·采样地点 | 第20-22页 |
第3章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理化性质 | 第22-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土壤pH 值的测定 | 第23页 |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第23-24页 |
·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 | 第24页 |
·土壤总硫的测定 | 第24-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4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pH 值分布特征 | 第25-27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 | 第27-29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分布特征 | 第29-30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总硫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铁/锰氧化氢氧化物铁、锰含量分布特征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中总锑的分析 | 第36-4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仪器工作条件 | 第37页 |
·试剂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分析方法 | 第39-43页 |
·样品消解 | 第39-40页 |
·标准曲线的配置与测定 | 第40页 |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第40-41页 |
·线性范围 | 第41页 |
·方法的准确度 | 第41-42页 |
·干扰实验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中总锑含量分布 | 第43-45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总锑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锑的形态分析 | 第48-6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主要试剂 | 第48-49页 |
·形态分析的条件优化 | 第49-53页 |
·各形态最佳震荡时间的选择 | 第49-52页 |
·最佳固液比的选择 | 第52-53页 |
·锑的连续提取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锑的形态分布 | 第54-59页 |
·成都市蔬菜土壤中五个锑形态所占总量的百分比及其描述统计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影响成都蔬菜种植土壤中锑形态分布的因素 | 第62-68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耕作层锑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第62-64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耕作层锑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 第62-64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耕作层锑各形态之间及与总锑的相关关系 | 第64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非耕作层锑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第64-67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非耕作层锑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 第64-66页 |
·成都市蔬菜种植土壤非耕作层锑各形态之间及与总锑的相关关系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附录A | 第75-76页 |
附录B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