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砷的来源 | 第11-12页 |
·自然来源 | 第11-12页 |
·人为来源 | 第12页 |
·砷的毒害 | 第12-15页 |
·砷对动物及人的影响 | 第12-13页 |
·砷对植物的影响 | 第13-15页 |
·砷污染土壤现状 | 第15-16页 |
·复合污染 | 第16-17页 |
·复合污染(Combined Pollution) | 第16页 |
·砷镉复合污染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土壤砷污染的治理—植物修复 | 第17-19页 |
·土壤砷污染法理的物理化学方法 | 第17页 |
·植物修复 | 第17-18页 |
·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油菜 | 第19-20页 |
·川芎GAP 基地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20-21页 |
·本论文课题来源 | 第21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本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3-25页 |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3-24页 |
·蒸馏水 | 第24页 |
·主要试剂溶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实验地点及概况 | 第25-26页 |
·盆栽实验 | 第26页 |
·土壤的陈化 | 第26页 |
·播种 | 第26页 |
·野外栽培实验 | 第26-27页 |
·研究区域水体、土壤、植物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水体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7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7页 |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7-28页 |
·水样的处理方法 | 第28页 |
·土样的处理方法 | 第28页 |
·植物样品的处理方法 | 第28页 |
·测定条件 | 第28-29页 |
·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第3章 川芎GAP 基地环境样品砷含量分析结果 | 第30-34页 |
·川芎GAP 基地水中砷含量测定结果 | 第30页 |
·川芎GAP 基地土壤中砷含量测定结果 | 第30-32页 |
·化肥中砷含量测定结果 | 第32-34页 |
第4章 川芎GAP 基地植物不同部位砷的分布特征 | 第34-39页 |
·大豆不同部位砷的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大蒜不同部位总砷的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白菜不同时期各部位总砷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未成熟水稻各部位中总砷的分布特征 | 第37页 |
·两品种油菜各部位中总砷的分布特征 | 第37-39页 |
第5章 油菜修复镉汞砷复合污染土壤分析结果 | 第39-54页 |
·镉汞砷复合污染情况下砷浓度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第39-43页 |
·砷浓度对出芽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砷浓度对油菜根长、株高的影响 | 第40-42页 |
·砷浓度对油菜干重的影响 | 第42-43页 |
·复合污染情况下砷浓度对油菜生长的影响讨论 | 第43页 |
·镉汞砷浓度对油菜富集砷的影响 | 第43-50页 |
·油菜不同时期各部位砷的分布规律及对砷的富集特征 | 第45-47页 |
·土壤中镉对油菜各个部位富集砷的影响 | 第47-48页 |
·土壤中砷对油菜各个部位富集砷的影响 | 第48-49页 |
·土壤中汞对油菜各个部位富集砷的影响 | 第49-50页 |
·镉汞砷对油菜对砷富集系数与转移系数的影响 | 第50-54页 |
·富集系数与转移系数 | 第50-51页 |
·土壤中镉含量对油菜对砷富集系数与转移系数的影响 | 第51页 |
·土壤中砷含量对油菜砷富集系数与转移系数的影响 | 第51-53页 |
·土壤中汞含量对油菜砷转移系数的影响 | 第53-54页 |
第6章 EDTA 和柠檬酸对油菜及油菜吸收砷的影响 | 第54-63页 |
·EDTA 对油菜及油菜吸收砷的影响 | 第54-56页 |
·EDTA 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第54-55页 |
·EDTA 对油菜富集转移砷的影响 | 第55-56页 |
·柠檬酸对油菜生长及富集转移砷的影响 | 第56-63页 |
·柠檬酸对油菜出芽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柠檬酸浓度对植物干重的影响 | 第57-58页 |
·柠檬酸对油菜根长及株高的影响 | 第58-59页 |
·柠檬酸对油菜富集与转移砷的影响 | 第59-60页 |
·柠檬酸对油菜富集和转移砷的影响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