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萨朗舞蹈形态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前言 | 第6-9页 |
第一章 羌族萨朗舞蹈形态的源流背景 | 第9-21页 |
第一节 萨朗舞蹈的来源 | 第13-16页 |
一、民间传说分析 | 第13-14页 |
二、考古资料分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萨朗舞蹈的流变 | 第16-21页 |
一、流变描述 | 第16-20页 |
二、当下萨朗舞蹈的主要类别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萨朗舞蹈的形态分析 | 第21-39页 |
第一节 时空及舞员 | 第22-23页 |
一、舞员 | 第22页 |
二、时间 | 第22页 |
三、空间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队形描述及特征分析 | 第23-26页 |
一、队形描述 | 第23-24页 |
二、调度描述 | 第24-25页 |
三、队形、调度的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动律部位及特征分析 | 第26-33页 |
一、腿部动作 | 第27页 |
二、胯部动作 | 第27-29页 |
三、上肢动作 | 第29-30页 |
四、肩部 | 第30页 |
五、步伐的组合结构 | 第30-31页 |
六、体态韵律及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七、舞蹈风格及成因 | 第32-33页 |
第四节 音乐 | 第33-35页 |
一、萨朗歌曲 | 第33-35页 |
第五节 服装及道具分析 | 第35-39页 |
一、服装概述 | 第35-36页 |
二、服饰类别 | 第36-37页 |
三、服饰变迁 | 第37页 |
四、萨朗道具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萨朗舞蹈的功能分析与文化内涵 | 第39-64页 |
第一节 萨朗舞蹈功能 | 第39-52页 |
一、醉酒酣舞的娱乐尽兴 | 第39-41页 |
二、歌舞悼之的丧葬仪式 | 第41-45页 |
三、稳定团结的族群凝聚 | 第45-47页 |
四、羌族文化的熏陶教育 | 第47-48页 |
五、以舞会友的交流平台 | 第48-50页 |
六、酬神祈福的祭典表达 | 第50-52页 |
第二节 萨朗舞蹈文化内含 | 第52-64页 |
一、多元文化的复合 | 第52-59页 |
二、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织 | 第59-60页 |
三、"释比文化"的影响 | 第60-64页 |
结语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