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何永佶政治思想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6页
    (一) 选题缘由第8-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2. 现实意义第11页
    (三) 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四)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 研究思路第15-16页
一、何永估政治思想的形成第16-27页
    (一) 人物生平与时代背景第16-21页
        1. 人物生平第16-19页
        2. 时代背景第19-21页
    (二) 知识分子群的影响第21-23页
        1. 学术与思想争鸣第21-22页
        2. 明志救国的政治参与第22-23页
    (三) 民国社会思潮的洗礼第23-27页
        1. 自由主义思潮第23-24页
        2. 民族主义思潮第24-25页
        3. “战国策派”思潮第25-27页
二、何永估的“战国策派”政治思想第27-44页
    (一) 基于国家观的“大政治”思想第27-30页
        1. “大政治”的思想渊源第27-29页
        2. 以“战”为中心的国家观第29-30页
    (二) 内向与外向——“大政治”观的判断标准第30-34页
        1. 外向政治观——“大政治”的政治观第30-32页
        2. 内向政治观——“升官图”的政治观第32-34页
    (三) 唯实与尚力——“大政治”观的基本原则第34-39页
        1. “唯实政治”第34-36页
        2. “尚力政治”第36-39页
    (四) “大政治”的战国外交思想第39-43页
        1. 战国外交思想的内涵第39-41页
        2. 战国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第41-43页
    (五) 国民性改造思想第43-44页
三、何永估民主与宪政思想第44-61页
    (一) 民主思想第45-52页
        1. 民主与独裁第45-49页
        2. 民主政治的权力运行原则第49页
        3. 民主政体的特征和实现条件第49-50页
        4. 民主政治的道路选择第50-52页
    (二) 宪政思想第52-61页
        1. 宪政的目的与作用第53-54页
        2. 宪政的价值基础第54-55页
        3. 宪政的主要内容第55-61页
四、何永佶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与谋政治改进的意见第61-71页
    (一) 对现实政治的批判第61-67页
        1. 官僚政治第61-64页
        2. 贪污腐败第64-65页
        3. 专制独裁第65-66页
        4. 反对内战第66-67页
    (二) 谋政治改进的意见第67-71页
        1. 建设法治,推进政治制度化第67-69页
        2. 厘清权责,建设责任政府第69-70页
        3. 从“天下国家”走向“地缘国家”第70-71页
五、结语第71-75页
附录:何永佶著作情况统计表第75-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党政人才的政治生态治理研究
下一篇:钱端升政治思想研究(1924-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