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与内容 | 第9-16页 |
一、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实行公众参与原则的意义 | 第10-12页 |
(一) 有利于及时发现环境法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10-11页 |
(二) 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民主效率的环境决策 | 第11页 |
(三) 有利于公众行使环境保护权利 | 第11-12页 |
(四)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 第12页 |
三、公众参与原则的内容 | 第12-16页 |
(一) 环境信息知情权 | 第13-14页 |
(二) 环境决策参与权 | 第14-15页 |
(三)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救济权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环境公共财产论 | 第16页 |
二、环境公共信托理论 | 第16-17页 |
三、公民环境权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国外典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法律实践 | 第19-24页 |
一、公众参与环境立法 | 第19页 |
二、实行公民诉讼制度 | 第19-21页 |
三、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21-22页 |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法律机制及其完善 | 第24-31页 |
一、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法律规定 | 第24-25页 |
二、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一) 环境信息知情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二) 环境决策参与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三)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救济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三、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完善 | 第27-31页 |
(一) 环境信息知情权的完善 | 第27-28页 |
(二) 环境决策参与权的完善 | 第28-29页 |
(三)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救济权的完善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