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反贫困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2 当前贫困研究新动向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统计指数分析法 | 第18页 |
1.4.2 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 | 第18页 |
1.4.3 对应分析法(correspondence analysis) | 第18-19页 |
1.4.4 固定与混合效应模型 | 第19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1.7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0-22页 |
1.7.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1.7.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2-36页 |
2.1 有关贫困的一些概念 | 第22-24页 |
2.1.1 贫困线 | 第22页 |
2.1.2 贫困人口比重指数 | 第22-23页 |
2.1.3 贫困深度指数 | 第23页 |
2.1.4 基尼系数 | 第23页 |
2.1.5 片区 | 第23-24页 |
2.1.6 南片区整体 | 第24页 |
2.2 指数分析方法 | 第24-27页 |
2.2.1 统计指数的概念 | 第24页 |
2.2.2 统计指数的主要分类 | 第24-25页 |
2.2.3 数列分析中的增长速度 | 第25-26页 |
2.2.4 指数分析的作用 | 第26-27页 |
2.3 聚类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2.4 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 第29-33页 |
2.4.1 因子分析 | 第29-32页 |
2.4.2 对应分析 | 第32-33页 |
2.5 固定效应、混合效应模型 | 第33-36页 |
2.5.1 固定效应模型 | 第34-35页 |
2.5.2 混合效应模型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贫困特征的指数变化分析 | 第36-56页 |
3.1 样本数据说明 | 第36-38页 |
3.2 片区贫困现状指数分析 | 第38-56页 |
3.2.1 收支与贫困 | 第38-41页 |
3.2.2 住房及生活设施 | 第41-43页 |
3.2.3 教育及科技状况(义务教育阶段) | 第43-44页 |
3.2.4 医疗及公共卫生 | 第44-45页 |
3.2.5 交通、电力和饮水状况 | 第45-47页 |
3.2.6 公共文化 | 第47页 |
3.2.7 农村社会保障 | 第47-48页 |
3.2.8 性别平等情况 | 第48-49页 |
3.2.9 市场和社会参与 | 第49-51页 |
3.2.10 低收入人群状况 | 第51-52页 |
3.2.11 发展差距分析 | 第52-53页 |
3.2.12 贫困分解与动态特征 | 第53-56页 |
第四章 片区的特征综合分析 | 第56-69页 |
4.1 贫困特征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56页 |
4.2 变量聚类 | 第56-60页 |
4.2.1 常用指标与变量降维 | 第56-60页 |
1、常用指标 | 第56-57页 |
2. 指标降维(变量聚类) | 第57-60页 |
4.3 对应分析 | 第60-66页 |
4.3.1 指标整合定义 | 第60-61页 |
4.3.2 指标描述分析 | 第61-62页 |
4.3.3 聚类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1、中位数法三类划分 | 第62-63页 |
2、均值法七类划分 | 第63页 |
4.3.4 对应分析结果 | 第63-66页 |
1 三类降维的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2 七类降维的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4.4 贫困特征综合分析基本结论 | 第66-69页 |
(一) 共性特征 | 第66-67页 |
(二) 个性特征分析 | 第67-68页 |
(三)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片区的贫困原因分析 | 第69-75页 |
5.1 定性分析 | 第69-70页 |
5.1.1 云南片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 第69页 |
5.1.2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复杂多样 | 第69-70页 |
5.2 定量分析 | 第70-75页 |
5.2.1 固定效应模型运用 | 第70-72页 |
1、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方法 | 第70页 |
2、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过程 | 第70-72页 |
5.2.2 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75-79页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6.2 贫差异化政策建议 | 第76-79页 |
(一) 需要瞄准贫困对象 | 第76页 |
(二) 需要突出重点区域 | 第76-77页 |
(三) 需要着力发展片区特色产业 | 第77-78页 |
(四) 需要创新扶持方式 | 第78页 |
(五) 需要提高扶贫开发的社会参与度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