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资格刑的概述 | 第9-18页 |
一、资格刑的概念与特征 | 第9-12页 |
(一) 资格刑概念的确立 | 第9-10页 |
(二) 资格刑的特征概括 | 第10-12页 |
二、学界关于资格刑的存废之争 | 第12-14页 |
三、本文认为资格刑存在的根据 | 第14-18页 |
第二章 我国刑法中资格刑的内容规定 | 第18-27页 |
一、我国资格刑的内容范围 | 第18-20页 |
二、剥夺政治权利刑的立法状况 | 第20-25页 |
(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第21-22页 |
(二)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 第22-23页 |
(三)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 第23-24页 |
(四)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 第24-25页 |
三、驱逐出境刑的立法状况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资格刑内容规定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27-34页 |
一、资格刑内容规定存在的缺陷 | 第27-30页 |
二、资格刑内容规定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 犯罪圈狭窄引起的行政法规制范围扩张 | 第30-31页 |
(二) 立法者对于资格刑的定位政治性过重 | 第31-32页 |
(三) 社会经济状况与人的观念较立法之初有较大变化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资格刑内容的完善 | 第34-42页 |
一、资格刑完善的条件与前提 | 第34-36页 |
二、对现有刑法规定修改和增加的应然设想 | 第36-39页 |
(一) 适用于自然人的资格刑 | 第36-38页 |
(二) 适用于单位的资格刑 | 第38-39页 |
三、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尝试的实然操作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