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8页 |
1.3.1 “廉政”的内涵 | 第13-16页 |
1.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内涵 | 第16-18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4.2 比较研究法 | 第18页 |
1.4.3 历史研究法 | 第18页 |
1.4.4 哲学研究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思路 | 第19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 第20-23页 |
2.1.1 私有制是腐败产生的根源 | 第20-21页 |
2.1.2 大力发展生产力,铲除私有制 | 第21页 |
2.1.3 明确了惩治腐败之路是建立“廉价政府” | 第21-23页 |
2.2 列宁的廉政思想 | 第23-25页 |
2.2.1 社会主义必须是人民的政府 | 第24页 |
2.2.2 人民政府必须是廉价政府, | 第24页 |
2.2.3 人民政府必须是廉洁政府 | 第24-25页 |
2.3 中国传统的廉政思想 | 第25-29页 |
2.3.1 儒家的廉政思想 | 第25页 |
2.3.2 法家的廉政思想 | 第25-26页 |
2.3.3 道家的廉政思想 | 第26-27页 |
2.3.4 其他传统的廉政思想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9-39页 |
3.1 毛泽东廉洁奉公,民主治腐的廉政思想 | 第29-31页 |
3.2 邓小平党风廉政,法制治腐的廉政思想 | 第31-34页 |
3.3 江泽民从严治党,惩防并举的廉政思想 | 第34-36页 |
3.4 胡锦涛以人为本,以文防腐的廉政思想 | 第36-39页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发展特征 | 第39-46页 |
4.1 从德治到法治:德治宣传,法制约束 | 第39-41页 |
4.2 从法治到人本:法制优先,预防为辅 | 第41-42页 |
4.3 从人本到文化:以人为本,教育民主 | 第42-43页 |
4.4 从单一到多维:惩治优先,自觉自律,预防教育 | 第43-46页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46-56页 |
5.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46-49页 |
5.1.1 有利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理论创新 | 第46-49页 |
5.1.2 成为当前和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想武器 | 第49页 |
5.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文化意义 | 第49-52页 |
5.2.1 通过依法治国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 第49-50页 |
5.2.2 通过廉政文化发展实现自律氛围 | 第50-51页 |
5.2.3 通过多维方法选择达到德法并举 | 第51-52页 |
5.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方法意义 | 第52-56页 |
5.3.1 公平正义 | 第52-53页 |
5.3.2 以人为本 | 第53页 |
5.3.3 从严治党 | 第53-54页 |
5.3.4 厉行节约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