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通信论文

多频点式地—车信息传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研究现状分析第15-16页
    1.3 研究意义第16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第16-19页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论文的篇章结构第17-19页
2 系统总体设计第19-37页
    2.1 ATP系统简述第19-20页
        2.1.1 ATP系统第19页
        2.1.2 多频点式ATP系统第19-20页
    2.2 多频点式地车通信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20-26页
        2.2.1 系统基本功能第21页
        2.2.2 系统设计方案第21-26页
    2.3 多频点式地车通信子系统实现方案第26-29页
        2.3.1 系统的列车控制方案第26页
        2.3.2 系统故障-安全措施第26-28页
        2.3.3 系统主要技术标准第28-29页
    2.4 基于MULTISIM软件仿真及结果分析第29-34页
        2.4.1 仿真电路第30-31页
        2.4.2 仿真结果分析第31-34页
    2.5 小结第34-37页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第37-57页
    3.1 系统硬件构成第37-38页
    3.2 系统车载设备设计第38-40页
        3.2.1 车载接口电路设计第38-39页
        3.2.2 接口电路测试第39-40页
    3.3 系统互感线圈设计第40-47页
        3.3.1 互感耦合原理第41-43页
        3.3.2 电感线圈传输效率分析第43-45页
        3.3.3 电感线圈绕制方法第45-47页
    3.4 系统地面设备设计第47-48页
        3.4.1 地面设备构成第47页
        3.4.2 电容器的选择第47-48页
        3.4.3 电容值的确定第48页
    3.5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第48-50页
        3.5.1 干扰测试第49页
        3.5.2 措施方案第49-50页
    3.6 系统硬件测试第50-54页
        3.6.1 测试环境第50-51页
        3.6.2 测试内容及结果分析第51-54页
    3.7 小结第54-57页
4 车载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第57-75页
    4.1 软件需求分析第57-58页
    4.2 激励信号源的发生设计第58-63页
        4.2.1 激励信号源的产生原理第58-59页
        4.2.2 激励信号源的叠加优化设计第59-63页
    4.3 车载接收的频率解析第63-66页
        4.3.1 车载接收信号的傅里叶分析第63-65页
        4.3.2 车载接收信号频谱校正第65-66页
    4.4 车载软件的实现第66-73页
        4.4.1 车载软件开发环境第66-67页
        4.4.2 车载软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第67-73页
    4.5 小结第73-75页
5 系统软硬件联调ATP功能测示第75-81页
    5.1 ATP仿真环境第75-76页
    5.2 测试过程第76-79页
    5.3 小结第79-81页
6 结论第81-83页
    6.1 总结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图索引第85-87页
表索引第87-8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组移动化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地震作用下铁路部分斜拉桥动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