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文中缩写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8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2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4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0页 |
1 有机氯农药 | 第18-21页 |
1.1 有机氯农药的特性 | 第18-19页 |
1.2 有机氯农药土壤污染的危害 | 第19页 |
1.3 五氯硝基苯 | 第19-21页 |
2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3 植物修复 | 第22-23页 |
3.1 植物修复的机理 | 第22-23页 |
3.2 植物修复的应用 | 第23页 |
3.3 植物的筛选 | 第23页 |
4 紫花苜蓿的特性及应用 | 第23-24页 |
5 土壤酶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二章 五氯硝基苯残留分析方法 | 第30-36页 |
摘要 | 第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1.2 仪器 | 第31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2-34页 |
2.1 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 第32-33页 |
2.2 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33页 |
2.3 土壤和植物添加回收率的准确度及精确度 | 第33-34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紫花苜蓿对土壤中五氯硝基苯的积累及降解 | 第36-48页 |
摘要 | 第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37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2.1 五氯硝基苯在紫花苜蓿中的积累 | 第38-41页 |
2.2 紫花苜蓿对土壤中五氯硝基苯的降解 | 第41-42页 |
2.3 五氯硝基苯在紫花苜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残留量 | 第42-44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第四章 五氯硝基苯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 第48-60页 |
摘要 | 第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49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2.1 五氯硝基苯对紫花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 第50-53页 |
2.2 五氯硝基苯对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页 |
2.3 五氯硝基苯对紫花苜蓿组织中TBARS含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2.4 五氯硝基苯对紫花苜蓿叶片中O_2~-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五章 五氯硝基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60-68页 |
摘要 | 第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60-61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61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5页 |
2.1 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页 |
2.2 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2.3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2.4 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65页 |
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全文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