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3-24页 |
2.1 多环芳烃(PAHs)污染研究简介 | 第13-16页 |
2.1.1 PAHs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2.1.2 PAHs的毒性 | 第14-15页 |
2.1.3 PAHs的来源 | 第15-16页 |
2.2 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及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2.1 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分布 | 第16-17页 |
2.2.2 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3 多环芳烃预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3.1 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 第19-21页 |
2.3.2 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 | 第21页 |
2.4 多环芳烃源解析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2.4.1 PAHs源解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2.4.2 PAHs源解析技术 | 第22-24页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26页 |
3.1 抚河流域基本概况 | 第24-25页 |
3.1.1 抚河自然地理概况 | 第24页 |
3.1.2 抚河气候特征 | 第24页 |
3.1.3 抚河水生态环境现状 | 第24-25页 |
3.2 昌江流域基本概况 | 第25-26页 |
3.2.1 昌江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页 |
3.2.2 昌江气候特征 | 第25页 |
3.2.3 昌江河流主要污染现状 | 第25-26页 |
第4章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26-46页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8页 |
4.1.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4.1.2 实验材料及器皿 | 第27-28页 |
4.2 样品采集 | 第28-32页 |
4.2.1 采样点设置 | 第28-31页 |
4.2.2 样品采集方法 | 第31-32页 |
4.2.3 样品制备 | 第32页 |
4.3 样品预处理 | 第32-36页 |
4.3.1 水样预处理 | 第33-34页 |
4.3.2 悬浮物预处理 | 第34页 |
4.3.3 沉积物预处理 | 第34-36页 |
4.4 仪器分析 | 第36-42页 |
4.5 质量保证与控制 | 第42-43页 |
4.6 实验分析流程图 | 第43-44页 |
4.7 样品常规理化参数测定 | 第44-46页 |
4.7.1 水体基本理化参数测定 | 第44页 |
4.7.2 悬浮物基本理化参数测定 | 第44-45页 |
4.7.3 沉积物基本理化参数测定 | 第45-46页 |
第5章 抚河和昌江流域水环境中PAHs污染特征 | 第46-96页 |
5.1 抚河和昌江流域水体中PAHs污染特征 | 第46-60页 |
5.1.1 水体中PAHs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 | 第46-50页 |
5.1.2 水体中PAHs的组成 | 第50-52页 |
5.1.3 水体中PAHs之间的相关性 | 第52-54页 |
5.1.4 水体中常规理化参数及与PAHs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8页 |
5.1.5 水体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 第58-60页 |
5.2 抚河和昌江流域悬浮物中PAHs污染特征 | 第60-72页 |
5.2.1 悬浮物中PAHs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 | 第60-65页 |
5.2.2 悬浮物中PAHs的组成 | 第65-67页 |
5.2.3 悬浮物中PAHs之间的相关性 | 第67-69页 |
5.2.4 悬浮物中常规理化参数分析及与PAHs的相关性分析 | 第69-70页 |
5.2.5 悬浮物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 第70-72页 |
5.3 抚河和昌江流域沉积物中PAHs污染特征 | 第72-89页 |
5.3.1 沉积物中PAHs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 | 第72-76页 |
5.3.2 沉积物中PAHs分布状况分析 | 第76-78页 |
5.3.3 沉积物中PAHs的组成 | 第78-81页 |
5.3.4 沉积物中16种PAHs之间的相关性 | 第81-83页 |
5.3.5 沉积物中常规理化参数分析及与PAHs的相关性分析 | 第83-87页 |
5.3.6 沉积物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 第87-89页 |
5.4 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三相中PAHs污染特征比较分析 | 第89-96页 |
5.4.1 三相中PAHs的含量与分布特征比较分析 | 第89-90页 |
5.4.2 三相中PAHs的组成比较分析 | 第90-92页 |
5.4.3 PAHs总量与单个PAH组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92-95页 |
5.4.4 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中PAHs之间及其与苯并[a]芘的相关性 | 第95-96页 |
第6章 抚河和昌江流域水环境中PAHs污染源解析 | 第96-116页 |
6.1 水体中PAHs的来源分析 | 第96-99页 |
6.2 悬浮物中PAHs的来源分析 | 第99-106页 |
6.2.1 同分异构体比值 | 第99-102页 |
6.2.2 因子分析 | 第102-106页 |
6.3 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分析 | 第106-116页 |
6.3.1 同分异构体比值 | 第106-109页 |
6.3.2 不同环数PAHs的相对分布 | 第109-111页 |
6.3.3 不同分子量组合相对分布 | 第111-113页 |
6.3.4 因子分析 | 第113-116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6-120页 |
7.1 结论 | 第116-118页 |
7.2 建议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