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9-11页 |
第2章 质量管理与监控理论综述 | 第11-15页 |
2.1 质量管理理论发展史 | 第11页 |
2.2 质量管理与监控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3 存在问题 | 第13-15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管理与监控现状 | 第15-21页 |
3.1 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现状 | 第15-19页 |
3.1.1 国外校服质量现状 | 第15-17页 |
3.1.2 我国校服质量调查现状 | 第17页 |
3.1.3 造成我国校服质量差的原因 | 第17-19页 |
3.2 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管理与监控模式现状 | 第19-21页 |
第4章 影响我国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管因素分析 | 第21-31页 |
4.1 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控问卷编制 | 第21-25页 |
4.1.1 问卷维度划分 | 第21-22页 |
4.1.2 样本和计分标准 | 第22-23页 |
4.1.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第23-25页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4.2.1 校服质量保障条件条件的监控分析 | 第26页 |
4.2.2 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管主体分析 | 第26-27页 |
4.2.2.1 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管主体的均值分析 | 第27页 |
4.2.2.2 不同评价人员对监控主体力度评价的差异检验 | 第27页 |
4.2.3 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管体系指标分析 | 第27-29页 |
4.2.3.1 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管体系指标的均值分析 | 第27-28页 |
4.2.3.2 不同评价人员对监控体系指标评价的差异检验 | 第28-29页 |
4.3 结论 | 第29-31页 |
4.3.1 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管对象不明确 | 第29-30页 |
4.3.2 相关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 第30页 |
4.3.3 增强学生及与员工层对质量监管的参与 | 第30-31页 |
第5章 “四位一体”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管体系构建 | 第31-37页 |
5.1 “四位一体”的含义 | 第31-32页 |
5.1.1 构建条件 | 第31-32页 |
5.1.2 构建意义 | 第32页 |
5.2 构建思路和框架 | 第32-33页 |
5.3 “四位一体”的核心内容 | 第33-37页 |
5.3.1 政府监管为主导 | 第34-35页 |
5.3.2 学校监管为支撑 | 第35页 |
5.3.3 企业监管为主体 | 第35-36页 |
5.3.4 学生反馈为基础 | 第36-37页 |
第6章 “四位一体”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监管体系的实现路径 | 第37-55页 |
6.1 主体之一政府 | 第37-45页 |
6.1.1 政府在管理与监控体系的职责 | 第37-39页 |
6.1.2 政府在管理与监控体系上的实施过程 | 第39-45页 |
6.1.2.1 政府对学校的监督与管理 | 第39-42页 |
6.1.2.2 政府对企业的监督与问责 | 第42-45页 |
6.1.2.3 政府对学生的责任与保护 | 第45页 |
6.2 主体之二学校 | 第45-48页 |
6.2.1 学校在管理与监控体系的职责 | 第45-46页 |
6.2.2 学校在管理与监控体系上的实施过程 | 第46-48页 |
6.2.2.1 学校对政府的信息解读与政策执行 | 第47页 |
6.2.2.2 学校对企业的信息发送与质量验收 | 第47页 |
6.2.2.3 学校对学生的信息服务与保护责任 | 第47-48页 |
6.3 主体之三企业 | 第48-53页 |
6.3.1 企业质量与监控体系上的职责 | 第48-49页 |
6.3.2 企业在管理与监控体系上的实施过程 | 第49-53页 |
6.3.2.1 企业对政府的决策执行 | 第50-52页 |
6.3.2.2 企业对学校的合同遵照 | 第52页 |
6.3.2.3 企业对学生的检验义务 | 第52-53页 |
6.4 主体之四学生 | 第53-55页 |
第7章 “四位一体”质量管理与监控的支撑服务体系 | 第55-60页 |
7.1 建设中小学生校服质量信息中心 | 第55-56页 |
7.2 建设中小学生校服质量信息发布体系途径 | 第56-57页 |
7.3 建设中心校学生校服质量信息可追溯体系途径 | 第57-60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 | 第64-66页 |
附录2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