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运营技术论文--公路运输安全技术论文

基于脑电的驾驶疲劳电刺激缓解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研究现状的分析第14页
    1.3 本文的工作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6-24页
    2.1 疲劳驾驶基本理论第16-17页
        2.1.1 疲劳驾驶的定义第16页
        2.1.2 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第16-17页
        2.1.3 疲劳驾驶的表现特征及对驾车的影响第17页
    2.2 脑电信号的基础知识第17-20页
        2.2.1 脑电信号的产生机理第18页
        2.2.2 脑电信号的特点第18-19页
        2.2.3 脑电信号的分类第19-20页
    2.3 经络穴位学与电针刺第20-24页
        2.3.1 经络与穴位第20-21页
        2.3.2 电针刺激的基本原理第21页
        2.3.3 刺激穴位的选取第21-24页
第3章 电刺激系统软硬件的设计第24-38页
    3.1 电刺激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第24-29页
        3.1.1 整体设计框图第24-25页
        3.1.2 电源部分的设计第25-27页
        3.1.3 控制部分的设计第27-28页
        3.1.4 脉冲发生电路的设计第28-29页
    3.2 电刺激系统软件的设计第29-38页
        3.2.1 理论基础的简介第29-31页
        3.2.2 软件的设计思路第31-38页
第4章 驾驶疲劳缓解系统设计第38-46页
    4.1 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简介第38-40页
        4.1.1 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工作原理第38-39页
        4.1.2 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分类第39-40页
        4.1.3 实验所使用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参数特点第40页
    4.2 Emotiv EPOC脑电采集系统第40-42页
    4.3 经络电刺激第42-46页
第5章 驾驶疲劳缓解效果分析第46-72页
    5.1 小波分析第46-54页
        5.1.1 连续小波变换第46-48页
        5.1.2 离散小波变换第48-49页
        5.1.3 多分辨率小波分析第49-52页
        5.1.4 常用的小波函数第52-54页
    5.2 脑电信号的预处理第54-59页
        5.2.1 脑电信号中的噪声第54-55页
        5.2.2 去除基线漂移第55-57页
        5.2.3 特征系数的提取第57-59页
    5.3 信号的功率谱分析第59-72页
        5.3.1 功率谱分析的原理第59-62页
        5.3.2 各频段的功率谱第62-7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总结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SYS/LS-DYNA滚动轴承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振动分析的机床状态识别与人机效能评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