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超声工程论文--超声换能器论文

对置式换能器阵声场性能仿真与实验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课题背景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1.3.1 超声驻波悬浮/传输机理的研究第10-12页
        1.3.2 超声驻波悬浮/传输装置的研究第12-14页
        1.3.3 基于对置式换能器阵的悬浮与传输研究第14-16页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第16-17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对置式换能器阵声场分布机理第18-29页
    2.1 一维驻波声场理论第18-23页
        2.1.1 理想波动方程第18-19页
        2.1.2 同向阵元一维声场描述(Δφ=0)第19-22页
        2.1.3 相向阵元一维声场描述(Δφ=π)第22-23页
    2.2 对置式阵元形成的二维驻波声场分布与描述第23-25页
        2.2.1 声场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3-24页
        2.2.2 声波动方程第24-25页
    2.3 激励形式与形成声场的关系第25-27页
        2.3.1 声场性能参数的对比第25-27页
        2.3.2 声场分布的特点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同轴阵元声场驻波形成及轴向传输仿真与实验第29-47页
    3.1 实验声场的建立第29-32页
        3.1.1 单阵元声场第29-31页
        3.1.2 对置式两阵元声场第31-32页
    3.2 单阵元声场声压仿真与实验第32-36页
        3.2.1 谐振频率的漂移第32-33页
        3.2.2 换能器激励频率对声场声压的影响第33页
        3.2.3 换能器振幅对声场声压的影响第33-34页
        3.2.4 测量位置对声场声压测量值的影响第34-35页
        3.2.5 测量角度对声场声压的影响第35-36页
    3.3 两同轴阵元声场驻波形成的仿真与实验第36-40页
        3.3.1 谐振腔高度和阵元相位差对声场驻波形成的影响第36-37页
        3.3.2 同轴阵元间悬浮位置的实验第37-39页
        3.3.3 驻波谐振模式讨论第39-40页
    3.4 同轴阵元的轴向悬浮传输第40-46页
        3.4.1 基于相位差调制的轴向悬浮传输实验第41-42页
        3.4.2 基于谐振腔高度调制的轴向悬浮传输实验第42-43页
        3.4.3 基于相位差与谐振腔高度混合调制的轴向悬浮传输实验第43-45页
        3.4.4 多物体的同轴阵元轴向悬浮传输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非同轴阵元声场驻波形成仿真与实验第47-67页
    4.1 阵元声波传输路径第47-48页
    4.2 声源几何位置参数与耦合声场关系的仿真第48-54页
        4.2.1 辐射面位置对耦合声场声压影响的仿真第48-49页
        4.2.2 辐/反射面距离对耦合声场声压影响的仿真第49-50页
        4.2.3 阵元倾角对耦合声场声压影响的仿真第50-54页
    4.3 非同轴阵元驻波形成的实验验证第54-66页
        4.3.1 实验系统的建立第54-56页
        4.3.2 辐射面位置对势阱位置影响的实验第56-60页
        4.3.3 阵元倾角对势阱位置影响的实验第60-63页
        4.3.4 辐/反射面距离对势阱位置影响的实验第63-64页
        4.3.5 非同轴阵元实验总结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材料RTM成型充模缺陷预测与结构影响分析
下一篇:重力补偿装置设计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