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曲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6页 |
1 六神曲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1 六神曲的本草考证 | 第9-10页 |
1.2 六神曲的制法 | 第10页 |
1.3 六神曲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0-11页 |
1.4 六神曲的质量标准 | 第11页 |
1.5 六神曲的临床和药理药效学研究 | 第11-12页 |
2 中药配方颗粒 | 第12-14页 |
2.1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2.2 中药配方颗粒的内涵与意义 | 第12-13页 |
2.3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2.4 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14页 |
2.5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 第14页 |
3 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4 特色与创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六神曲质量标准研究 | 第16-44页 |
1 六神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第16-27页 |
1.1 仪器与试药 | 第16-17页 |
1.2 六神曲淀粉酶活性测定 | 第17-19页 |
1.3 青蒿素的含量测定 | 第19-27页 |
2 六神曲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 第27-37页 |
2.1 仪器与材料 | 第27页 |
2.2 色谱条件 | 第27-28页 |
2.3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8-30页 |
2.5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30-31页 |
2.6 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 | 第31-36页 |
2.7 小结 | 第36-37页 |
3 六神曲饮片其他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37-40页 |
3.1 性状鉴别 | 第37页 |
3.2 薄层鉴别 | 第37-38页 |
3.3 水分测定 | 第38-39页 |
3.4 浸出物测定 | 第39-40页 |
4 六神曲饮片质量标准草案 | 第40-44页 |
第三章 六神曲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44-55页 |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44页 |
1.1 仪器 | 第44页 |
1.2 药品、药材与试剂 | 第44页 |
2 配方颗粒制备工艺指标 | 第44-47页 |
2.1 淀粉酶活性测定 | 第44-46页 |
2.2 其它指标的测定 | 第46-47页 |
3 提取工艺研究 | 第47-51页 |
3.1 饮片投料方式的考察 | 第47页 |
3.2 吸水率的考察 | 第47-48页 |
3.3 提取温度的考察 | 第48页 |
3.4 煎煮时间的考察 | 第48-49页 |
3.5 加水量的考察 | 第49页 |
3.6 提取工艺参数考察 | 第49-51页 |
4 浓缩工艺研究 | 第51-52页 |
5 干燥工艺研究 | 第52页 |
6 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 第52-53页 |
6.1 药用辅料的筛选 | 第52-53页 |
6.2 干法制粒参数的考察 | 第53页 |
7 验证试验及结果 | 第53-54页 |
8 总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六神曲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55-7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5-56页 |
1.1 仪器 | 第55页 |
1.2 试药 | 第55-56页 |
2 性状 | 第56页 |
3 鉴别 | 第56-57页 |
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57页 |
3.3 展开条件 | 第57页 |
4 检查 | 第57-59页 |
4.1 粒度 | 第57-58页 |
4.2 水分 | 第58-59页 |
4.3 溶化性 | 第59页 |
5 浸出物 | 第59-60页 |
6 含量测定 | 第60-62页 |
6.1 淀粉酶活性 | 第60页 |
6.2 青蒿素含量测定 | 第60-61页 |
6.3 小结 | 第61-62页 |
7 指纹图谱 | 第62-70页 |
7.1 色谱条件 | 第62-63页 |
7.2 供试品制备方法 | 第63-64页 |
7.3 色谱柱的考察 | 第64-65页 |
7.4 方法学考察 | 第65-67页 |
7.5 样品测定 | 第67-69页 |
7.6 小结 | 第69-70页 |
8 六神曲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