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时代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主要概念和理论第11-13页
        1.2.1 主要概念第11-12页
        1.2.2 主要理论第12-13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1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1.3.2 国外文献综述第15-16页
        1.3.3 文献评述第16页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6-18页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8页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8-20页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页
        1.5.2 论文的不足第18-20页
2 中国农户借贷模式的现状研究第20-26页
    2.1 中国农户借贷模式的种类第20-23页
        2.1.1 传统金融机构借贷模式第20页
        2.1.2 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借贷模式第20-22页
        2.1.3 两种模式的优劣势分析第22-23页
    2.2 金融机构借贷模式与农户借贷之间的现状第23-24页
        2.2.1 传统金融机构与农户借贷之间的现状第23-24页
        2.2.2 互联网金融机构与农户借贷之间的现状第24页
    2.3 农户借贷模式的整体现状第24-26页
3 互联网时代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动因第26-31页
    3.1 传统金融机构借贷模式转型的动因第26-28页
        3.1.1 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挑战第26-27页
        3.1.2 满足农户借贷需求第27-28页
    3.2 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借贷模式转型的动因第28-31页
        3.2.1 传统金融产业规模依然庞大第28页
        3.2.2 自身风险大第28-29页
        3.2.3 适应农户的借贷特征第29-31页
4 互联网时代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目标第31-34页
    4.1 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终极目标第31-32页
    4.2 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具体目标第32-34页
        4.2.1 共享数据资源与客户信息第32-33页
        4.2.2 联合做大做强贷款业务第33页
        4.2.3 共同提高贷款机构的市场化第33-34页
5 互联网时代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途径第34-39页
    5.1 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博弈分析第34-37页
        5.1.1 博弈论的模型假设第34页
        5.1.2 模型设定第34-35页
        5.1.3 模型分析第35-37页
    5.2 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具体途径第37-39页
        5.2.1 投资、并购互补机构第37页
        5.2.2 合作或着合资互补机构第37-38页
        5.2.3 培育互联网技术企业第38-39页
6 互联网时代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设想第39-45页
    6.1 互联网时代农户借贷模式的雏形第39-41页
        6.1.1 以传统金融为主,不断完善金融互联网模式第40页
        6.1.2 以互联网金融为补充,不断降低风险第40-41页
        6.1.3 以其他金融机构为辅助工具,不断健全借贷模式第41页
    6.2 互联网时代农户借贷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第41-45页
        6.2.1 对于传统金融借贷而言第41-42页
        6.2.2 对于互联网金融借贷而言第42-43页
        6.2.3 构建信用评价体系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旅游企业融合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