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讲授法及其优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7-10页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第7-8页 |
二、选题研究的现状 | 第8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8-10页 |
第一章 讲授法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 第10-14页 |
一、讲授法概述 | 第10-11页 |
(一) 讲授法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 讲授法的特点 | 第11页 |
二、讲授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 第11-14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讲授法的必要性 | 第12页 |
(二) 讲授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主要作用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讲授法实施中的问题与成因 | 第14-18页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一) 单向贯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14页 |
(二) 空洞说理,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 第14页 |
(三) 机械灌输,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 | 第14-15页 |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15-18页 |
(一) 讲授法自身的缺陷 | 第15页 |
(二) 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 第15-16页 |
(三) 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 | 第16页 |
(四) 教师专业素养的欠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讲授法的优化策略 | 第18-37页 |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角色 | 第18-20页 |
(一) 更新教学主体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第18-19页 |
(二) 更新教学目的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 第19-20页 |
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坚持科学原则 | 第20-29页 |
(一) "三贴近"原则 | 第20-23页 |
(二) 双向互动原则 | 第23-24页 |
(三) 情理交融原则 | 第24-26页 |
(四) 启发思维原则 | 第26-29页 |
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讲授效果 | 第29-30页 |
(一) 注入时代性信息,增强讲授的时效性 | 第29页 |
(二) 丰富讲授的内容,增强讲授的广泛性 | 第29-30页 |
(三) 带来手段和方法变化,增强讲授的趣味性 | 第30页 |
(四) 拓展课堂讲授空间,增强讲授的实用性 | 第30页 |
四、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发挥综合效应 | 第30-31页 |
(一) 讲授法与发现法相结合 | 第31页 |
(二) 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 第31页 |
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讲授技能 | 第31-37页 |
(一) 深化专业理论研究,夯实讲授的知识基础 | 第31-32页 |
(二) 熟练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讲授的吸引力 | 第32-35页 |
(三) 提高驾驭课堂能力,保证讲授的实效性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