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与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概况第12-13页
        1.2.2 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3 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研究概况第14页
        1.2.4 机制砂混凝土干缩性能研究概况第14-15页
        1.2.5 机制砂在工程中的运用情况第15页
        1.2.6 抗滑测试技术第15-16页
        1.2.7 耐磨测试技术第16-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第17-2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关键技术第18-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第20-27页
    2.1 原材料第20-23页
        2.1.1 水泥第20页
        2.1.2 细集料第20-22页
        2.1.3 粗集料第22页
        2.1.4 石灰岩机制砂母岩磨耗试验第22-23页
    2.2 试验方法第23-26页
        2.2.1 水泥第23-24页
        2.2.2 细集料第24-25页
        2.2.3 粗集料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7-42页
    3.1 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方法第27-33页
        3.1.1 全计算法原理第27-29页
        3.1.2 全计算法配合比设计步骤第29-33页
    3.2 基于水泥浆填充理论和富余系数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33-37页
        3.2.1 集料级配第33-36页
        3.2.2 混合集料捣实密度及空隙率测量第36-37页
        3.2.3 确定富余系数第37页
    3.3 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37-41页
        3.3.1 确定配制强度第38页
        3.3.2 确定水胶比第38页
        3.3.3 集料级配设计及优化第38-40页
        3.3.4 确定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第40-41页
        3.3.5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第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新拌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第42-48页
    4.1 新拌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第42页
    4.2 新拌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强度第42-44页
        4.2.1 试件成型第42页
        4.2.2 试验方法第42-43页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3-44页
    4.3 新拌混凝土耐磨性能第44-46页
        4.3.1 试件成型第44页
        4.3.2 磨耗试验方法第44-45页
        4.3.3 试验结果第45-46页
    4.4 新拌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第46-47页
        4.4.1 试件成型第46页
        4.4.2 试验方法第46页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能研究第48-67页
    5.1 石粉含量及亚甲蓝值对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干缩及耐磨性影响第49-59页
        5.1.1 亚甲蓝值与粘土含量关系第49-50页
        5.1.2 石粉含量及亚甲蓝值对机制砂砂浆及水泥混凝土干缩影响第50-54页
        5.1.3 亚甲蓝值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砂浆及混凝土耐磨性能影响第54-57页
        5.1.4 机制砂砂浆与混凝土干缩对耐磨性能影响第57-59页
    5.2 机制砂形貌特征对砂浆及混凝土耐磨性能的影响第59-65页
        5.2.1 表征细集料形貌特征的技术参数第59-61页
        5.2.2 形貌特征表征参数第61-62页
        5.2.3 确定参数M第62-64页
        5.2.4 不同M值机制砂砂浆及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能第64-65页
    5.3 水灰比对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能的影响第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机制砂砂浆和混凝土磨耗机理分析第67-82页
    6.1 水泥砂浆的磨耗损失类型第67-68页
    6.2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强度及耐磨性能影响第68-69页
    6.3 亚甲蓝值对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强度及耐磨性能影响第69页
    6.4 水泥混凝土XRD试验第69-75页
        6.4.1 XRD试验原理第70-71页
        6.4.2 XRD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1-75页
    6.5 水泥混凝土电镜扫描试验第75-80页
        6.5.1 水泥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第76-77页
        6.5.2 电镜扫描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7-80页
    6.6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七章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工艺第82-87页
    7.1 真空脱水工艺第82-83页
        7.1.1 配套机具第82-83页
        7.1.2 真空脱水主要工序第83页
        7.1.3 注意事项第83页
    7.2 露石水泥混凝土第83-86页
        7.2.1 露石剂喷洒时间第84-85页
        7.2.2 路面刷洗时间第85-86页
        7.2.3 露石处理方法第86页
    7.3 自密实露石水泥混凝土第86-87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87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87-88页
    8.3 研究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干燥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旧沥青路面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冲击弹性波技术在水环境混凝土中的检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