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9-1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心理资本的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心理资本的维度 | 第11-12页 |
·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 | 第12-14页 |
·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国内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职业倦怠的干预机制研究 | 第17-20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0-23页 |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23-54页 |
·研究问卷的修订与分析 | 第23-27页 |
·心理资本量表的修订 | 第23-24页 |
·心理资本问卷的分析 | 第24-27页 |
·中学教师与工作内容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因素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工作内容问卷因素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量表中各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回归分析 | 第31-35页 |
·回归分析的条件 | 第31-32页 |
·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层次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工作内容及其各维度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层次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心理资本对工作内容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34-35页 |
·心理资本对工作内容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35-54页 |
·心理资本对工作要求与情感枯竭的调节作用 | 第35-36页 |
·心理资本对工作要求与非人性化的调节作用 | 第36-37页 |
·心理资本对工作要求与成就感低落的调节作用 | 第37-39页 |
·心理资本对技能要求与成就感低落的调节作用 | 第39-40页 |
·心理资本对技能要求与非人性化的调节作用 | 第40-41页 |
·心理资本对技能要求与情感枯竭调节作用 | 第41-42页 |
·心理资本对工作复杂性与情感枯竭调节作用 | 第42-43页 |
·心理资本对工作复杂性与非人性化调节作用 | 第43-45页 |
·心理资本对工作复杂性与成就感低落调节作用 | 第45-46页 |
·心理资本对决策自主与成就感低落调节作用 | 第46-47页 |
·心理资本对决策自主与非人性化调节作用 | 第47-49页 |
·心理资本对决策自主与情感枯竭调节作用 | 第49-50页 |
·心理资本对社会支持与情感枯竭调节作用 | 第50-51页 |
·心理资本对社会支持与非人性化调节作用 | 第51-52页 |
·心理资本对社会支持与成就感低落调节作用 | 第52-54页 |
第5章 分析讨论与研究结论 | 第54-57页 |
·分析讨论 | 第54-56页 |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第6章 研究的贡献、局限与展望 | 第57-58页 |
·研究的贡献 | 第57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57页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