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木质素合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木质素的组成及分布 | 第12-13页 |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 第13-17页 |
·木质素研究新热点展望 | 第17-20页 |
2 鲜切花弯颈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采收时期 | 第20页 |
·水分状况 | 第20页 |
·机械组织状况 | 第20-21页 |
3 植物抗蚜虫性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抗性品种筛选 | 第21页 |
·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 | 第21-23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多头切花菊CgCOMT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4-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RNA提取与反转录检测 | 第34-35页 |
·CgCOMT基因的克隆 | 第35-36页 |
·CgCOMT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CgCOMT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37-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木质素与多头切花菊弯颈关系研究 | 第40-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植物材料 | 第40-41页 |
·瓶插寿命的测定 | 第41页 |
·花颈的形态学和生理学指标测定 | 第41页 |
·花颈硬度测定 | 第41页 |
·石蜡切片染色观察 | 第41-43页 |
·木质素含量测定 | 第43页 |
·CgCOMT基因在花颈中的表达分析 | 第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瓶插寿命 | 第43-44页 |
·花颈形态学特征 | 第44-45页 |
·花颈硬度 | 第45页 |
·花颈解剖特征 | 第45-46页 |
·木质素含量 | 第46页 |
·CgCOMT基因在花颈中的表达情况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50页 |
第四章 木质素与蚜虫抗性相关研究 | 第50-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供试材料与处理 | 第51页 |
·人工蚜虫接种 | 第51页 |
·MeJA处理 | 第51-52页 |
·不同处理叶片木质素含量测定 | 第52页 |
·离体叶片木质素响应蚜虫取食分布的染色分析 | 第52页 |
·酶活性测定 | 第52-53页 |
·木质素合成路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61页 |
·蚜口数量统计 | 第53-54页 |
·木质素含量 | 第54-56页 |
·响应于蚜虫取食、MeJA处理的叶片木质素积累时间特征 | 第56页 |
·蚜虫接种、MeJA处理对蚜虫抗感材料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处理后木质素合成路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动态 | 第57-61页 |
3 讨论 | 第61-66页 |
·木质素与蚜虫抗性的关系 | 第61-62页 |
·蚜虫处理下相关酶活性、木质素合成路径中关键基因的变化特征 | 第62-64页 |
·MeJA诱导材料提高抗蚜虫性 | 第64-66页 |
全文结论 | 第66-68页 |
创新点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附录一 常用试剂的配置 | 第82-84页 |
附录二 RNA提取流程(RNAiso Regent,TaKaRa)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