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胶体晶体的简介 | 第10-14页 |
1.1.1 胶体晶体的特性 | 第11-12页 |
1.1.2 胶体晶体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4页 |
1.2 胶体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2.1 模板法 | 第15页 |
1.2.2 化学沉淀法 | 第15页 |
1.2.3 微乳液法 | 第15-16页 |
1.2.4 溶胶-凝胶法 | 第16页 |
1.2.5 St?ber法 | 第16页 |
1.3 胶体晶体的自组装原理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重力和离心力场下自组装法 | 第17页 |
1.3.2 垂直沉积法 | 第17-18页 |
1.3.3 旋涂法 | 第18页 |
1.3.4 电泳沉降法 | 第18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2 单分散SiO_2微球的制备 | 第19-27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2.1.1 主要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2.1.2 单分散SiO_2微球的制备 | 第20页 |
2.1.3 单分散SiO_2微球的表征 | 第20-21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1-26页 |
2.2.1 SiO_2微球形成的原理 | 第21-22页 |
2.2.2 氨水浓度对SiO_2微球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3 TEOS浓度对SiO_2微球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4 温度对SiO_2微球尺寸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5 乙醇浓度对SiO_2微球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3 电极的制备 | 第27-38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3.1.1 主要的实验耗材及仪器 | 第27-28页 |
3.1.2 电极的制备 | 第28-2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3.2.1 带电金属针尖引起胶体微球运动现象的发现 | 第29-31页 |
3.2.2 金属的选择 | 第31-32页 |
3.2.3 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对铁电极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光刻胶对铁电极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5 显影液对铁电极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6 去胶液对铁电极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小结 | 第37-38页 |
4 胶体微球的动态组装 | 第38-5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4.1.1 主要的实验耗材及仪器 | 第38-39页 |
4.1.2 实验步骤及胶体微球动态组装原理 | 第39-40页 |
4.1.3 APTES表面修饰SiO_2胶体微球 | 第40-42页 |
4.2 胶体微球的动态组装 | 第42-53页 |
4.2.1 SiO_2胶体微球的动态组装 | 第42-47页 |
4.2.2 APTES修饰的SiO_2胶体微球的动态组装 | 第47-49页 |
4.2.3 PS胶体微球的动态组装 | 第49-51页 |
4.2.4 两种不同尺寸的SiO_2胶体微球的动态组装 | 第51-53页 |
4.3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