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连续受益人信托 | 第13-25页 |
一、连续受益人信托的历史考察 | 第14-18页 |
(一)连续受益人信托的罗马法起源——fideicommissum制度 | 第14-16页 |
(二)连续受益人信托的普通法起源——双层用益制度 | 第16-18页 |
二、连续受益人信托的含义 | 第18-22页 |
(一)受益权与信托利益 | 第18-20页 |
(二)受益权的取得与信托利益的享有 | 第20-21页 |
(三)连续受益人信托 | 第21-22页 |
三、连续受益人信托的特征 | 第22-25页 |
(一)信托中存在多数受益人 | 第22-23页 |
(二)信托利益的享有被附加条件 | 第23页 |
(三)通过设置连续受益人可以实现信托长久存续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连续受益人信托与反永续原则的功能对接 | 第25-32页 |
一、反永续原则概述 | 第26-27页 |
(一)反永续原则的含义 | 第26页 |
(二)反永续原则的目的 | 第26-27页 |
二、反永续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一)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二)代际平衡理论 | 第28-31页 |
(三)“死亡之手”理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反永续原则在我国的确立 | 第32-49页 |
一、反永续原则确立的必要性 | 第32-35页 |
(一)反永续原则确立的现实背景 | 第32-33页 |
(二)反永续原则确立的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三)反永续原则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分析 | 第34-35页 |
二、反永续原则的立法考察 | 第35-45页 |
(一)普通法反永续原则 | 第35-40页 |
(二)日本法反永续原则 | 第40-42页 |
(三)立法经验的比较法总结 | 第42-45页 |
三、反永续原则的立法建议 | 第45-49页 |
(一)反永续原则的内容 | 第46-47页 |
(二)反永续原则适用的法律后果 | 第47页 |
(三)反永续原则适用的例外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