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双目视觉的驾驶员视线估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双目视觉系统构建与标定第16-39页
    2.1 双目视觉工作流程第16页
    2.2 目视觉硬件平台第16-18页
    2.3 摄像机成像模型第18-21页
        2.3.1 单个摄像机线性变换成像模型第18-20页
        2.3.2 目视觉线性变换成像模型第20-21页
    2.4 摄像机标定方法分类第21-23页
        2.4.1 传统摄像机标定方法第21-22页
        2.4.2 摄像机自标定方法第22-23页
        2.4.3 基于主动视觉的摄像机标定方法第23页
    2.5 传统摄像机标定算法分析第23-26页
        2.5.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离线标定法第23-24页
        2.5.2 张正友标定法第24-26页
    2.6 传统摄像机标定过程第26-38页
        2.6.1 基于三维标定板的摄像机标定方法第26-31页
        2.6.2 基于二维标定板的摄像机标定方法第31-37页
        2.6.3 两种标定方法优缺点比较第37-38页
    2.7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驾驶员眼睛特征提取第39-58页
    3.1 图像预处理第39-43页
        3.1.1 图像平滑处理方法比较第39-40页
        3.1.2 高斯模糊法第40-41页
        3.1.3 图像平滑处理效果第41-43页
    3.2 人脸及眼睛区域定位及识别第43-49页
        3.2.1 Adaboost算法第43-45页
        3.2.2 Haar分类器第45-47页
        3.2.3 特征区域定位及识别第47-49页
    3.3 眼睛瞳孔定位第49-55页
        3.3.1 眼睛区域二值化第49页
        3.3.2 形态学处理第49-52页
        3.3.3 基于椭圆拟合的瞳孔检测第52-55页
    3.4 眼睛光斑检测第55-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驾驶员视线方向估计第58-76页
    4.1 立体匹配第58-69页
        4.1.1 极线约束第58-62页
        4.1.2 立体匹配算法分类第62页
        4.1.3 三种立体匹配算法第62-69页
    4.2 空间点三维重建第69页
    4.3 驾驶员三维视线方向估计第69-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球墨铸铁曲轴超声处理及铸造工艺优化
下一篇:社交网络游戏的人际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