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非线性物理学论文--混沌理论论文

基于混沌理论的信息加密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混沌密码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混沌理论与密码学基础第17-29页
    2.1 混沌的定义与特征第17-20页
    2.2 实现混沌的途径和方法第20-22页
    2.3 几种典型的混沌系统第22-25页
    2.4 混沌密码学理论第25-27页
        2.4.1 密码学概述第25-26页
        2.4.2 混沌理论和密码学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超混沌吸引子的设计第29-43页
    3.1 超混沌吸引子简介第29页
    3.2 两种新型的超混沌吸引子第29-31页
    3.3 新型超混沌吸引子特性分析与仿真第31-36页
        3.3.1 超混沌Chen吸引子特征分析第31-33页
        3.3.2 超混沌Liu吸引子特征分析第33-34页
        3.3.3 新型超混沌吸引子仿真与分析第34-36页
    3.4 超混沌吸引子离散化与比例压缩第36-41页
        3.4.1 超混沌吸引子的离散化第37-39页
        3.4.2 变量的比例压缩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基于超混沌的密码算法研究第43-69页
    4.1 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简介第43-45页
        4.1.1 分组密码体制第43-44页
        4.1.2 序列密码体制第44页
        4.1.3 序列密码与分组密码的对比第44-45页
    4.2 超混沌密钥流发生器设计第45-53页
        4.2.1 基于混沌的密钥流发生器第45-46页
        4.2.2 整合变换与初始密钥第46-48页
        4.2.3 HASH函数设计与分析第48-51页
        4.2.4 HASH函数仿真与分析第51-53页
    4.3 基于超混沌的序列密码加密算法第53-63页
        4.3.1 初始置换与逆初始置换第54-58页
        4.3.2 非线性S盒第58-60页
        4.3.3 加密操作与仿真分析第60-63页
    4.4 基于超混沌的AES分组加密算法第63-66页
        4.4.1 AES加密算法简介第63-64页
        4.4.2 基于超混沌的AES加密算法第64-66页
        4.4.3 优化改进后结果分析第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5章 基于超混沌的序列密码算法IP核设计第69-81页
    5.1 总体设计方案第69-70页
    5.2 密钥流生成器第70-72页
        5.2.1 超混沌吸引子的产生第70-72页
        5.2.2 密钥流生成器设计与仿真第72页
    5.3 加密模块设计与仿真第72-74页
    5.4 性能测试与分析第74-80页
        5.4.1 测试平台简介第74页
        5.4.2 Reference_router与加解密模块第74-77页
        5.4.3 测试方案第77-78页
        5.4.4 测试结果分析第78-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5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81-82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致谢第91-93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与项目情况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露天转地下衔接过程中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织构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