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概述 | 第12-17页 |
第一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定义及性质 | 第12-13页 |
一、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定义 | 第12页 |
二、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目的和作用 | 第13-15页 |
一、 防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 | 第13页 |
二、 避免第三人逃避责任 | 第13-14页 |
三、 减轻保险费负担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各国对于保险代位求偿的立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我国保险代位求偿的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成立要件 | 第17-22页 |
第一节 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有损失赔偿请求权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 | 第19页 |
第三节 损害赔偿标的的一致性 | 第19-20页 |
第四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成立要件中的争议要件 | 第20-22页 |
一、 代位求偿权的范围不超过保险赔偿范围 | 第20-21页 |
二、 保险人基于保险合同应负保险责任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 | 第22-42页 |
第一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名义 | 第22-25页 |
一、 以被保险人的名义行使 | 第22-23页 |
二、 以保险人自己的名义行使 | 第23页 |
三、 既可以以保险人名义也可以被保险人名义行使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对象 | 第25-31页 |
一、 法律明确规定的代位求偿限制对象 | 第25-26页 |
二、 其他的特殊代位求偿对象 | 第26-31页 |
第三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范围 | 第31-36页 |
一、 人身保险领域的代位求偿 | 第31-34页 |
二、 再保险领域的代位求偿 | 第34-36页 |
第四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方式 | 第36-40页 |
一、 赔付前对第三人的预追偿 | 第36-39页 |
二、 保险人赔付后的代位求偿 | 第39-40页 |
第五节 保险代位求偿的诉讼时效问题 | 第40-42页 |
一、 诉讼时效起算点的争议 | 第40-41页 |
二、 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问题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协调 | 第42-52页 |
第一节 被保险人的协助义务 | 第42-44页 |
一、 被保险人的消极协助义务 | 第42-43页 |
二、 被保险人是否有积极协助义务的争议 | 第43-44页 |
第二节 被保险人的弃权行为 | 第44-47页 |
一、 保险事故发生前的弃权 | 第44-46页 |
二、 保险事故发生后的弃权 | 第46-47页 |
第三节 被保险人的重复获赔 | 第47-48页 |
一、 在保险人赔付前已经得到第三人赔偿 | 第47页 |
二、 在保险人赔付后又得到第三人的赔偿 | 第47-48页 |
第四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与直接赔偿请求权的协调 | 第48-52页 |
一、 被保险人优先受偿 | 第48-49页 |
二、 保险人优先受偿 | 第49-50页 |
三、 比例受偿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