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司法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的提出 | 第9-16页 |
(一)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实例及其争议 | 第9-15页 |
1. 杜某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 | 第9-11页 |
2. 肖某某内幕交易案 | 第11-13页 |
3. 高某内幕交易案(未决案件) | 第13-15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二、 内幕交易罪犯罪主体的范畴 | 第16-28页 |
(一) 刑法对本罪主体的规定 | 第16-18页 |
1.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员范围狭隘 | 第16-17页 |
2.非法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中“非法”二字概念模糊 | 第17-18页 |
(二) 最新司法解释对本罪主体的拓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3页 |
1.内幕信息知情人员认定问题 | 第19-20页 |
2.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的认定问题 | 第20-23页 |
(三) 关于本罪主体范畴的理论争议 | 第23-24页 |
(四) 本罪的主体范畴及立法建议 | 第24-28页 |
1. 本罪主体尽量泛化是发展趋势 | 第24-27页 |
2. 立法建议 | 第27-28页 |
三、 内幕信息的认定 | 第28-36页 |
(一) 《证券法》对内幕信息的定义不够准确 | 第28-29页 |
(二) 认定内幕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 第29-34页 |
1.内部信息的秘密性 | 第29-30页 |
2.内幕信息的重要性 | 第30-34页 |
(三) 本罪的司法推定规则 | 第34-36页 |
四、 内幕信息敏感期的界定 | 第36-40页 |
1.认定内幕信息形成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36-38页 |
2.实质公开与形式公开的争论及最易采用的标准 | 第38-40页 |
五、 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认定意见的法律效力问题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