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1章 区域行政协助的法理界定 | 第14-22页 |
1.1 行政协助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9页 |
1.1.1 行政协助的概念 | 第14-15页 |
1.1.2 行政协助的特征 | 第15-16页 |
1.1.3 行政协助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6-19页 |
1.2 区域行政协助的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1.2.1 区域行政协助的定义 | 第20页 |
1.2.2 与其他类型行政协助的区别 | 第20-22页 |
第2章 区域行政协助的基本理论 | 第22-38页 |
2.1 区域行政协助的现实基础 | 第22-29页 |
2.1.1 法律基础 | 第22-27页 |
2.1.2 社会基础 | 第27-29页 |
2.2 区域行政协助的基本原则 | 第29-33页 |
2.2.1 正当程序原则 | 第29-30页 |
2.2.2 行政效率原则 | 第30-31页 |
2.2.3 行政一体性原则 | 第31-32页 |
2.2.4 区域合作与共赢原则 | 第32-33页 |
2.3 区域行政协助的功能 | 第33-36页 |
2.3.1 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增强区域间行政力量的整合程度 | 第33-34页 |
2.3.2 有利于整合区域间行政资源,提高整体行政效率 | 第34-35页 |
2.3.3 有利于促进区域行政合作,消减地方保护主义 | 第35页 |
2.3.4 有利于区域间的行政监督机制的探索 | 第35-36页 |
2.4 区域行政协助的具体形式 | 第36-38页 |
第3章 区域行政协助的制度构成 | 第38-50页 |
3.1 区域行政协助主体 | 第38-39页 |
3.2 区域行政协助的条件 | 第39-42页 |
3.2.1 应当提供区域行政协助的条件 | 第39-40页 |
3.2.2 禁止给予区域行政协助的条件 | 第40-41页 |
3.2.3 自由裁量的条件 | 第41-42页 |
3.3 区域行政协助程序 | 第42-46页 |
3.3.1 提出请求程序 | 第42-44页 |
3.3.2 审核程序与决定程序 | 第44-45页 |
3.3.3 执行程序 | 第45-46页 |
3.4 法律责任及纠纷解决机制 | 第46-50页 |
3.4.1 法律责任的划分 | 第46-48页 |
3.4.2 纠纷解决机制 | 第48-50页 |
第4章 我国区域行政协助的现状与完善 | 第50-61页 |
4.1 我国区域行政协助的现状 | 第50-53页 |
4.2 我国区域行政协助的制度化及其完善 | 第53-61页 |
4.2.1 立法思路 | 第53-56页 |
4.2.2 制度措施 | 第56-58页 |
4.2.3 配套措施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就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