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对茶树新梢生育影响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2-16页
    1 塑料大棚茶园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一章 塑料大棚茶园生态特征第16-2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7页
        1.1 供试材料第16页
        1.2 试验处理第16-17页
            1.2.1 茶园气候因子变化研究试验处理第16页
            1.2.2 茶园土壤含水量变化研究试验处理第16-17页
        1.3 实验方法第17页
            1.3.1 气温、地温的观测第17页
            1.3.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17页
    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7-24页
        2.1 塑料大棚茶园气温的差异第17-20页
            2.1.1 塑料大棚茶园日平均气温的差异第17-18页
            2.1.2 塑料大棚茶园气温日变化第18-20页
        2.2 塑料大棚茶园活动积温及有效积温的变化第20页
        2.3 塑料大棚茶园地温的变化第20页
        2.4 塑料大棚茶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第20-24页
第二章 塑料大棚茶园茶树生理机能的变化第24-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1.1 供试材料第24页
        1.2 试验处理第24-25页
            1.2.1 塑料大棚茶园光合作用研究试验处理第24页
            1.2.2 塑料大棚茶园茶树新梢内源激素水平研究试验处理第24-25页
        1.3 实验方法第25-26页
            1.3.1 茶树叶片光合作用测定方法第25页
            1.3.2 茶树新梢内源激素含量测定方法第25-26页
                1.3.2.1 新梢内源激素的提取、纯化第25-26页
                1.3.2.2 新梢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第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2.1 塑料大棚内外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规律第26-27页
        2.2 塑料大棚内外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与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相关性分析第27-28页
        2.3 塑料大棚茶园茶树新梢内源激素水平第28-34页
            2.3.1 不同处理2月10日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分析第28-31页
            2.3.2 不同处理2月18日与2月28日新梢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分析第31-34页
第三章 塑料大棚茶园茶树芽叶生育特性和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分析第34-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页
        1.1 供试材料第34页
        1.2 试验处理第34页
        1.3 实验方法第34页
            1.3.1 茶树物候期调查方法第34页
            1.3.2 芽梢生长长度、百芽重、芽叶密度、产量茶叶产量调查方法第34页
            1.3.3 茶叶生化成分测定方法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2页
        2.1 茶树新梢物候期第34-36页
        2.2 新梢长度与百芽重第36-37页
        2.3 茶叶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第37页
        2.4 塑料大棚茶园鲜叶生化成分分析第37-42页
            2.4.1 水浸出物含量差异分析第37-38页
            2.4.2 茶多酚含量差异分析第38-39页
            2.4.3 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第39-42页
讨论第42-46页
    1 塑料大棚茶园小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探讨第42-43页
    2 塑料大棚栽培条件对茶树生理机能的影响探讨第43-44页
    3 塑料大棚栽培条件对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第44-45页
    4 塑料大棚茶园最佳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探讨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剪力墙结构型钢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单分子双中心SalenAlQ配合物催化CO2与环氧丙烷环加成反应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