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口学论文--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中国人口论文--人口问题研究论文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以福建省为例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8页
目录第8-12页
绪论第12-18页
    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第13-14页
        2.1 人口流动与流动人口第13-14页
        2.2 省际流动人口与省内流动人口第14页
    3 研究设计第14-18页
        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3.3 数据与资料来源第16-18页
第一章 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第18-26页
    1.1 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格局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2 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 文献述评第22-26页
第二章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第26-38页
    2.1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及其差异第26-27页
        2.1.1 年龄特征第26-27页
        2.1.2 性别比特征第27页
    2.2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差异第27-35页
        2.2.1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第27-29页
        2.2.2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第29-30页
        2.2.3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的迁移原因第30-32页
        2.2.4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的流出入地的城乡类型特征第32-34页
        2.2.5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第34-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8页
第三章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差异第38-48页
    3.1 研究区简况第38-39页
    3.2 研究方法第39-40页
        3.2.1 流入率第39页
        3.2.2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第39-40页
    3.3 福建省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格局第40-42页
        3.3.1 省际流动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第41-42页
        3.3.2 省内流动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第42页
    3.4 福建省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流入率的空间分布格局第42-44页
        3.4.1 省际流动人口流入率的空间分布第43-44页
        3.4.2 省内流动人口流入率的空间分布第44页
    3.5 福建省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4-46页
        3.5.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4-45页
        3.5.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第48-62页
    4.1 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第48-50页
        4.1.1 “推-拉”理论第48-49页
        4.1.2 E·S Lee迁移理论第49页
        4.1.3 经济增长理论第49页
        4.1.4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49-50页
        4.1.5 托达罗迁移理论第50页
    4.2 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第50-51页
    4.3 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第51-52页
        4.3.1 主成分分析法第51页
        4.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第51-52页
    4.4 实证分析第52-58页
        4.4.1 变量选择第52-53页
        4.4.2 社会经济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53-54页
        4.4.3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第54-56页
        4.4.4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与职业类型的多元回归分析第56-58页
    4.5 基于调查问卷数据的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分析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2-72页
    5.1 研究结论第62-64页
        5.1.1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是两个基本特征差异显著的群体第62-63页
        5.1.2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具有差异显著的空间分布格局第63页
        5.1.3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也具有明显差异第63-64页
    5.2 理论启示和意义第64-66页
        5.2.1 在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及其制约机制的研究中,空间尺度非常重要第64页
        5.2.2 近距离和远距离人口流动的空间规律具有差异显著第64-65页
        5.2.3 近距离和远距离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制约机制具有显著差异第65页
        5.2.4 人口流动空间模式及其制约机制的研究应关注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差异第65-66页
    5.3 政策启示与建议第66-70页
        5.3.1 开展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要突出重点区域第66页
        5.3.2 为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公共服务第66-68页
        5.3.3 在产业布局和区域规划工作中,要特别关注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第68页
        5.3.4 加强省际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的稳定性;同时,密切关注其流迁动向,做好产业转移的谋划第68-69页
        5.3.5 推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定居,要特别关注省内流动人口第69页
        5.3.6 吸引高素质劳动力、人才,要注重区域的社会事业发展第69-70页
        5.3.7 调控流动人口的流向及空间分布格局应以当前的空间格局为依据第70页
    5.4 研究的创新点第70-71页
        5.4.1 在中微观尺度下分析了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第70-71页
        5.4.2 探讨了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在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第71页
    5.5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个人简历第84-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武侠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
下一篇:家庭旅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