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亲属间“威逼人致死”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6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二、 学术史梳理 | 第11-13页 |
三、 取材范围 | 第13-16页 |
第一章 亲属间“威逼人致死”条的规范发展 | 第16-31页 |
第一节 服制、人命、奸非 | 第16-22页 |
一、 服制与法律 | 第16-17页 |
二、 清朝亲属的范围 | 第17-21页 |
三、 “一命抵一命”观念与奸非罪之重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立法规范的发展 | 第22-31页 |
一、 亲属间“威逼人致死”律文的分析 | 第23-25页 |
二、 亲属间“威逼人致死”条例的变动轨迹 | 第25-31页 |
第二章 亲属间奸非肇事案件分析 | 第31-42页 |
第一节 祖父母、父母与子孙之间的奸非肇事案件 | 第31-36页 |
一、 案件量化分析 | 第32-34页 |
二、 审判与法律适用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夫妻之间的奸非肇事案件 | 第36-39页 |
一、 案件量化分析 | 第36-38页 |
二、 审判与法律适用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其他亲属间的奸非肇事案件 | 第39-42页 |
一、 案件量化分析 | 第39-40页 |
二、 审判与法律适用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亲属间其他因事威逼致死案件分析 | 第42-55页 |
第一节 祖父母、父母与子孙之间的因事威逼案件 | 第42-46页 |
一、 案件量化分析 | 第43-44页 |
二、 审判与法律适用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夫妻之间因事威逼致死案件 | 第46-49页 |
一、 案件量化分析 | 第46-47页 |
二、 审判与法律适用 | 第47-49页 |
第三节 其他亲属之间因事威逼案件 | 第49-55页 |
一、 案件量化分析 | 第49-52页 |
二、 审判与法律适用 | 第52-55页 |
第四章 清代中国的断案模式和理念 | 第55-64页 |
第一节 追求情、理、法三者兼顾的审判模式 | 第55-61页 |
第二节 模式背后的法律观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一 | 第68-78页 |
附录二 | 第78-80页 |
附录三 | 第80-8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