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纳米科学技术和纳米材料的概述 | 第9页 |
1.2 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应用 | 第9-11页 |
1.3 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1-13页 |
1.3.1 固相法 | 第11-12页 |
1.3.2 气相法 | 第12页 |
1.3.3 液相法 | 第12-13页 |
1.4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 第13-19页 |
1.4.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4.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 | 第15-17页 |
1.4.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_4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4 其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18-19页 |
1.5 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 第19-21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6.1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21页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具有级次结构LiFePO_4微球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2.3 LiFePO_4微球的制备 | 第25页 |
2.2.4 样品表征 | 第25页 |
2.2.5 碳包覆LiFePO_4微球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6 测试电池的组装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2.3.1 LiFePO_4微球XRD和EDS表征 | 第26-27页 |
2.3.2 LiFePO_4微球SEM表征 | 第27页 |
2.3.3 LiFePO_4实验条件的改变 | 第27-28页 |
2.3.4 实验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8-32页 |
2.3.5 LiFePO_4微球生长过程探讨 | 第32-33页 |
2.3.6 LiFePO_4微球电化学性质表征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具有级次结构桃形LiMnPO_4微球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6-47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3.2.3 LiMnPO_4微球的制备 | 第38页 |
3.2.4 样品表征 | 第38页 |
3.2.5 碳包覆LiMnPO_4微球的制备 | 第38-39页 |
3.2.6 测试电池的组装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3.3.1 LiMnPO_4微球XRD和EDS表征 | 第39-40页 |
3.3.2 LiMnPO_4微球SEM表征 | 第40-41页 |
3.3.3 改变LiMnPO_4的合成条件 | 第41页 |
3.3.4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5 LiMnPO_4微球生长过程探讨 | 第44-45页 |
3.3.6 LiMnPO_4微球电化学性质表征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纺锤形LiFePO_4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7-60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4.2.3 纺锤形结构LiFePO_4-1的合成 | 第49页 |
4.2.4 纺锤形结构LiFePO_4-1的表征 | 第49-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6页 |
4.3.1 纺锤形结构LiFePO_4-1 XRD和SEM表征 | 第50-51页 |
4.3.2 实验参数对反应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51-54页 |
4.3.3 纺锤形结构LiFePO_4-1电化学性质表征 | 第54-56页 |
4.4 纺锤形LiFePO_4-1合成 | 第56页 |
4.4.1 纺锤形结构LiFePO_4-2的合成 | 第56页 |
4.4.2 纺锤形结构LiFePO_4-2的表征 | 第56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4.5.1 纺锤形结构LiFePO_4-2的XRD和SEM | 第56-57页 |
4.5.2 纺锤形结构LiFePO_4-2的XRD和SEM | 第57-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