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9-2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 1.2.1 国外土地整治绩效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绩效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 1.2.3 研究评述 | 第19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3.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的形成 | 第19-20页 |
| 1.3.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第20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2.1 土地整治规划理论 | 第22页 |
| 2.2 土地利用工程理论 | 第22页 |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 2.4 项目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第24-27页 |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4-26页 |
| 3.1.1 区域地理位置 | 第24页 |
| 3.1.2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4-26页 |
| 3.2 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 3.3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 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形成 | 第27-38页 |
| 4.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运行特征 | 第27-30页 |
| 4.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绩效影响因素 | 第30-33页 |
| 4.3 项目实施与规划情况分析 | 第33-38页 |
| 4.3.1 数量特征对比 | 第33-36页 |
| 4.3.2 空间分布对比 | 第36-37页 |
| 4.3.3 规划实施比值 | 第37-38页 |
| 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绩效评价 | 第38-53页 |
| 5.1 模糊综合评价测度模型 | 第38-39页 |
| 5.2 构建绩效测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7页 |
| 5.2.1 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 | 第39页 |
| 5.2.2“流程逻辑”框架构建指标体系方法 | 第39-44页 |
| 5.2.3 确定因素评语集 | 第44-45页 |
| 5.2.4 确定隶属度和隶属函数 | 第45-47页 |
| 5.3 均方差法确定权重 | 第47-48页 |
| 5.4 绩效评价过程 | 第48-49页 |
| 5.5 绩效评价结果 | 第49-52页 |
| 5.6 绩效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 6.1 得出结论 | 第53-54页 |
| 6.2 改善建议 | 第54页 |
| 6.3 不足与讨论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