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总结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2.1 新媒体 | 第15-19页 |
2.1.1 新媒体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 第16-19页 |
2.2 公共危机管理 | 第19-23页 |
2.2.1 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征 | 第19-22页 |
2.2.2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处理原则 | 第22-23页 |
2.2.3 政府行为与公共危机管理 | 第23页 |
2.3 CAS理论 | 第23-26页 |
2.3.1 CAS理论概念 | 第23-24页 |
2.3.2 CAS理论特征 | 第24页 |
2.3.3 CAS理论与政府危机应对的关系 | 第24-26页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危机应对案例CAS分析 | 第26-41页 |
3.1 杭州飙车案案例 | 第26-32页 |
3.1.1 事件简述 | 第26页 |
3.1.2 时间进程 | 第26-29页 |
3.1.3 新媒体环境下的案例CAS分析 | 第29-32页 |
3.2 杭州飙车案中的政府行为CAS分析 | 第32-34页 |
3.2.1 错过时间点失去主动权 | 第32-33页 |
3.2.2 舆情判断失当激发多重矛盾 | 第33-34页 |
3.2.3 政府后续处置不当导致矛盾升级 | 第34页 |
3.3 新媒体在政府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作用分析 | 第34-37页 |
3.3.1 监测和预警者 | 第34-35页 |
3.3.2 信息公开者 | 第35-36页 |
3.3.3 舆论引导者 | 第36页 |
3.3.4 社会动员者 | 第36-37页 |
3.4 政府对新媒体运用分析 | 第37-41页 |
3.4.1 地方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 第37-38页 |
3.4.2 政府对新媒体的运用 | 第38-41页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危机应对存在的问题 | 第41-47页 |
4.1 法律法规缺乏 | 第41-42页 |
4.2 信息公开不到位 | 第42-44页 |
4.3 监管和重视缺乏 | 第44-45页 |
4.4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 | 第45-47页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危机应对策略 | 第47-57页 |
5.1 健全有关法律体系 | 第47-50页 |
5.1.1 完善政府公共危机应对相关法律体系 | 第47-48页 |
5.1.2 完善规范新媒体传播的法律法规 | 第48-50页 |
5.2 加强信息公开 | 第50-51页 |
5.2.1 提高对信息公开的认识 | 第50页 |
5.2.2 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速度 | 第50-51页 |
5.3 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和运用 | 第51-54页 |
5.3.1 加强对新媒体的审核和监管 | 第51-52页 |
5.3.2 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和运用 | 第52-54页 |
5.4 做好公共危机预警工作 | 第54-57页 |
5.4.1 引入新媒体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 第54-55页 |
5.4.2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公共危机预警功能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8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页 |